Skip to content

美国教育

教育 – 家庭 – 心理 – 健康

  • 首页
  • 美国教育博客
  • 专栏文章
  • About
  • 联系我们
  • Privacy Policy
  • 雷春
  • Toggle search form

分类: 教育

青少年逆反:家长问答及讨论(一A)

Posted on 24 12 月, 2022 By 凯波 青少年逆反:家长问答及讨论(一A)无评论

交流与厌学:
@雷春 孩子不愿意和父母交流,有些什么切实可行的办法改善情况?
@Jan Jian (健华) 很多时候是暂时的。父母要多观察,适时的找切入点,为孩子敞开大门,让他们觉得随时都可以说,要做个好听众,不要插太多话,不要有评判性的言论。

李华:@雷春 对逆反心很重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与家长产生的矛盾如何处理?既达到效果,又不致于把孩子逼急了。常听说有孩子打911,或离家出走,或走上绝路,所以我不太敢管孩子,怕过度。一般跟孩子说几句,我就自己生气了。如何掌握这个度?谢谢!也希望听听其他家长的建议。
Joanna: @李华 我和你一样,只能深呼吸,然后转身离开。我知道儿子可以感到我的气愤,会乖一二天,然后。。。同意你的说法,别逼孩子逼的太紧。那是他们的人生,他如果真的不学好,家长是逼不回来的。

@雷春 ,如果小孩跟同学,朋友以至他们的父母沟通正常。但不愿与自己的父母多沟通,这是什么状况?怎样改善?还是只有等待他们过了这阶段?
@Winnie 大部分孩子在这个年龄都是这样。你是好听众吗?你对他说的话随意评判吗?孩子有他们的原因。家长要正面。

Jane: 我的孩子上高中了。现在整天不说话,你讲道理就把头,耳捂住。整天玩一学习就叹气,拿起书就戴耳机。你讲一句他有十句等你。把他送回中国去尽情玩。但是效果为0。关键是这样下去,他自己看到成绩也着急。但是平时就不会坐下来看书。不知他什么时候才能明白一点,已经挣扎了二三年了。
@jane 如果每次你找他谈话都是负面的,甚至是指责,他是没有能力来处理这种信息的,你只能给他更多的焦虑。搞好亲子关系在目前的状态下就特别重要。瞎玩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陪伴与沟通第一。你和孩子的矛盾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只有你改变自己才能拯救孩子,而不把他推向忧郁。你要带他去做他喜欢的又有学习意义的事,比如旅行,要求他做计划,研究所去的地方的风土人情、景点、食物、旅店、餐馆等,就算计划得不周全,出不少状况也要肯定他的努力,开开心心地回家。在这类活动中,他会时不时放松对你的警惕而敞开心扉。你才可能进一步知道是什么问题让他厌学。如果学校不合适,可以考虑换,如果家长要求太高,可以降低要求,但他一定要做自己有兴趣有激情的事,而不是为了成绩分数。也许他的兴趣是做饭,或者其它与学习无关的事,一定要鼓励,等他真正找到自我了,你会有惊喜。他现在非常迷失。你要帮他找到方向,而不是为他指出方向,这是很多父母的通病。方向只有他自己找的才是他的。
Jane: 我儿子除了游戏对其它事情。没有感兴趣的。我都不知要怎么改进了,你说他好。他说你讲的是真心话吗?你和他讲吃,喝,玩都不会反目,一踫到学习就立刻不听。
@jane 你儿子的问题在男孩中不罕见。好好学习这本书“boys adrift”。一定会解答你很多疑惑。给你一个方向。你儿子缺乏drive。你可以帮他。
Jane:学霸男没有时间与他耗。我介绍了几个最终不了了之。谢谢雷春我去借这本书看看。今天从早到现在不知溜到那个同学家玩去了。我给他请教过心理医生,教育专家都没用。现在是我要疯了。
潘女士:@jane 只要身心健康,当他意识到要读书的时候,他自然会读的。玩游戏,几乎每个孩子都会。我知道说很容易,做很难,特别是你自己很认真读书,而孩子不好好读书。晚熟的男孩子尤其是这样,说多了,孩子会逃学,逃家,到时候更痛苦。我曾经半夜一个人到处找孩子,不好意思找朋友帮忙,其它家人当时都不在,那份无助,真是欲哭无泪。
jane:他现在九年级。我一直等他有读书意识,一点希望也看不到。
潘女士:@jane 如果智力没问题,建议放一放,我儿子在10-12 年的时候闹,F都出来了,一样上大学。现在好多了。
没有智力问题。就是不学。怕就怕上不了好一点的学校。
安康妈妈:也许他需要自己摸索。其实学校好坏真的真的没有关系。我有好朋友大专毕业一样在美国大公司当高管,工资比藤校出来的还高。虽然工资不是衡量标准哈。不要让他跟坏孩子交朋友。三观要正确。学习不要太强迫。
潘女士:@jane 还有研究生,如果他想学的话。只要他已经有基本的道德底线,不会的。
开开心心:@jane 现在不要考虑上不上得了好一点的学校。关键是如何和他搞好关系,建立沟通渠道。
桃子:我觉得现在的目标不是瞄什么学校,而是要让他意识到自己对自己要负责。
Chenluliu: 他如果從你那得不到愛,就很容易去外面交到壞朋友。

教育

青少年逆反:家长问答与讨论(二)

Posted on 24 12 月, 2022 By 凯波 青少年逆反:家长问答与讨论(二)无评论

性教育:

Shelly: 是否可以讲讲小男生小女生在学校交朋友的的事情,如何掌握有度。谢谢!

@Shelly 这是个非常不好拿捏的话题。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情况和信念。最好是在初高中不要谈恋爱。因为他们大脑的发射信号神经细胞连线过强、抑制信号神经细胞连线还在发育过程中,他们很难抵御性的诱惑,也容易出问题。但如果孩子已经有了男女朋友,父母的反对会是无济于事,会起反作用。一定要使孩子与父母的交流顺畅,孩子对父母要觉得能无话不说,包括性方面,你不去自己教育他们,他们会从其它渠道获得信息,很多情况下是不健康的信息,因此家长的责任就更加重大。美国的性教育要从小开始,五岁就可以看一些性教育和书,图书馆里有非常多的图画书。一方面满足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为将来孩子大了以后的沟通铺垫。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知道的越少越好,在三、四十年前的中国的大环境下这是可行的,但如今的社会,你已经不可能把孩子与不良信息个离开了。先入为强,如果你不把正确的信息先灌输给孩子,他们将来就很可能会拒绝接受你的说辞。从科学的大脑发育的角度来说,孩子在青春期激素分泌前,他们对性知识的学习感受与其它知识没有区别,他们的大脑不会因为看见裸体而有任何冲动;但当他们身体里的激素开始作用于大脑后,他们的体验就不仅仅是好奇,还会导致心跳加速和其它荷尔蒙的升高,大脑的发射神经过度活跃,抑制神经远远无法抑制他们内心的冲动,多巴胺水平急剧上升并持续很长时间,效果和吸毒类似。因此提早性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他们有了性知识后,好奇心不会太大,有了正确的性观念后,也不会容易被同伴蛊惑。最重要的是他们知道父母在这一话题上是敞开的、不武断的、可信任的,他们干伤害自己和他人的几率会小很多,他们会更有信心与异性交往,将来找到适合自己的另一半的可能性也更高。

Shelly: @雷春 谢谢!学校Family Life 课程更多的是从生理的角度给孩子解释,但是心理上并没有更好的引导,或者换句话说,每个孩子的心理成熟程度是不一样的。小孩们的network都用的很自如,有boy friend, girl friend的小孩会去网上晒照片;大胆的小男孩,会走过来对小女孩说一些这样那样的话~这些好像是无法避免的,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还有一个是 peer pressure 的问题,别人可以在一起看电影,吃pizza, 为什么自己的家长不允许哪?觉得好像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 家长也要重新渡过一次青春期的感觉。

刘家大小姐:我来说说和儿子谈两性的问题!我从小就和儿子很开放地谈女人和男人的区别。小时候我会告诉他妈妈一个月有几天会出血也和他小时候一样要用尿布,妈妈一用尿布的时候就会发火,是因为妈妈出血身体不舒服。所以有时候我脾气一大,他就说:妈妈你出血了?到小学时他就上了生理卫生课,知道了男女的区别。因为我们信基督教,我常常把圣经的道理告诉他。有一次我和他说:今天牧师说了结婚前就“一二三”的夫妻是不受神祝福的,上帝是要人先有婚“约”, 成为夫妻后,才可以“一二三”。 他天真地问我:妈咪,那如果我忍住了,女朋友忍不住怎么办呢?我说:那我们也要找个听神话的女朋友。儿子很帅,在初中就有很多女孩子喜欢他。结果一天他回来说和一个女孩好了,他们的好就是晚上散步遛狗、网上聊天。他问我:妈咪,可以hug吗?我说:不行。”他又问:可以握手吗?”我说:可以。 后来由于儿子要玩游戏不和女孩网上聊天,女孩生气不理他了。他有点难过,我趁此机会说:你看,谈女朋友很纠结的吧?女孩子有时候很作的。会影响你学习的,你还是长大读完书再谈女朋友吧。现在10年级,虽然有女孩喜欢他,但他没动过这个心。希望他到大学也能洁身自好。

Daixin: 我的体会:1. 性教育范围很广,有生理层面的和社会家庭层面的,不必也不能只局限在某个方面; 2. 有些广义的性教育很小就可以开始,有一本老书很棒,Spark of Life,从植物讲起,雄蕊雌蕊到果实,到昆虫到哺乳动物,最后讲到到人,没有讲的很详细,是低年级小学生就可以明白的。孩子学了这些,就知道性,不是神秘的而是很自然美好的。还有,我坚定地相信,性教育,最好由父母开始,别等着学校或孩子的同伴来教育,所以要趁早。我家大儿也是很小就对这些感兴趣,一早就问baby 怎么来的?性器官发育,等大些再讲比较好,不过男女的性器官不同,6岁可以讲的,就简单的matter of fact 那样讲,手绘的图是个好办法,可以去图书馆查查有没有合适的书。

虫儿:@雷春 :如果孩子拒绝和父母谈论关于男女朋友和性的问题,有没有技巧可以打开这个渠道?我自认和儿子关系还算亲密,但他很不愿意谈这个话题。不知道他是不是觉得尴尬。
李晓丽:@虫儿 先从讲自己的青春开始。[Grin]
虫儿:@xiaoli li 李晓丽 :好主意,今天试试[Smile],不过我们青春期时真得一无所知呀,土啊土!
Joanna: @虫儿 我觉得你儿子没错,和自己老妈谈女朋友或性太wired. 这不是妈妈和儿子的话题。等儿子再大点,二十几岁了,这也许是他和老爸的话题。如果老妈问多了,会自损老妈的形象。[Tongue]
虫儿:@Joanna :谢谢!我还真没主动问过,撺掇他爸爸问,爸爸也不知如何开口!什么时候让爸爸带儿子出去喝咖啡,@xiaoli li 李晓丽 :讲他土土的青春[Tongue]

Rhe: 如果父母知道初高中的孩子有男女朋友,应该怎样支持[Chuckle][Chuckle]留出定期约会的时间,和资助约会费用?

教育

青少年逆反:问答与讨论 (三)

Posted on 24 12 月, 2022 By 凯波 青少年逆反:问答与讨论 (三)无评论

兄弟姊妹关系

@雷春 如何处理这个阶段对弟妹的不友善行为?

@Winnie 青春期是一个非常自我的年龄。他们所要承受的压力、焦虑等都使他们有对周围的亲人有不友好的行为。责怪他们会有反作用。他们对弟妹不友善时,他们往往自己感觉不好。我的那几条应对措施在这儿也是有效的:1. 用 “你还好吗?”来让他们知道自己有点出格,但父母首先是关心我的感受;2. “你有些不开心,能和爸爸妈妈谈谈吗?”让他们知道你们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3. “弟弟妹妹是不是有什么地方惹着你了?”然后一起分析弟妹的行为;4. 和孩子一起找出他们能容忍弟妹“捣乱”的限度,和超出限度后的可接受的可能措施;5. 给他们选择并告知弟妹,让他们具体解决之间的矛盾,父母绝不插手;6. 有大的冲突发生时也不要干与,除非有人受伤,弟妹也要学习尊重别人的底线;7. 每次孩子对弟妹好或者将矛盾化解后要肯定孩子的行为–一定是“具体行为”,千万不要说他们是好哥哥姐姐之类的定性的话。8. 欣赏孩子们在家互相帮助成长的过程。[Grin]

虫儿:@雷春 :谢谢!这也是我们家常常存在的问题。这么具体的建议,非常可行!

Lily Liu: @雷春 谢谢分享,非常受用!!我常常困扰于孩子们之间的矛盾。看来给他们一些自主解决冲突的机会也是一个好的尝试!

Joanna: @Lilly Liu 我俩娃差三岁,女儿二岁以前总欺负五岁的哥哥。那前我总对哥哥说让着妹妹。有一天妹妹又打哥哥了,我对哥哥说,你可以打回去。自那以后我从不插在他们的矛盾中。十多年后的今天,哥哥是哥哥样,妺妹是妹妹样。关系很好。

静赏开花:我家俩差7岁。以为不打?照样!我理所当然向着小的,把老大当大人看。结果效果很差。当我把老大也当孩子,并把她降到跟老二一样要求时,反而她会表现成熟,做出让人贴心的举动。

妈妈雨:所以关键是降低要求和期望[Slight]。

静赏开花:嗯,这确实是关键。对老大很容易忘了她还是个小孩子。

Winnie: @雷春 你的建议都很好[ThumbsUp]今天早上用了你提议的解决teenager对弟妹不友善行为应对措施的#1. 用 “你还好吗?”来让他们知道自己有点出格,但父母首先是关心我的感受。十分管用!再次谢谢!

tracy Lu : @雷春 我老二淘气,总想去姐姐房间,姐姐不愿意,要我管教弟弟。我该管吗?
@Tracy Lu 你家的问题很普遍。很多大孩子需要自己不被打扰的空间。而小孩子总想找大的玩。我的建议:1. 要对姐姐的烦恼表示理解和同情:“弟弟今天又调皮捣蛋了吧?(具体例举弟弟做的事,让她知道你很理解她的烦恼,validate her feelings)”;2. “但是,弟弟是你除了爸爸妈妈外最亲的亲人。你们两个要能够互相关爱、和平共处”(讲明你的期望值);3. 和女儿讨论具体的对付弟弟的办法:在什么条件下弟弟可以进姐姐的房间,可以呆多久,不可以做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门上可以有个open和close牌,在姐姐完全不想被打扰时放close牌,但每天必须有open的时间,弟弟呆的时间长短可由姐姐设置timer来定,但不能少于5分钟,还可以在门上贴张表,每次弟弟表现好的可以贴画颗星,积攒五颗星,姐姐可以和他做他喜欢的事,不然就要扣一颗星,等等,要根据每个孩子的喜好来具体制定;4. 和姐姐一起找弟弟正式“谈判”,双方同意后实施方案,并严格遵守,同时告诉姐姐她是家里孩子的领导,管理好弟弟是她的责任,如果第一次制定的方案不全面,过一周可以修改,以后每周都要进行评分;5. 父母在没有人受伤或有生命危险时不会干预他们姐弟之间的矛盾,互相只允许说好话,我家的规矩是:“If you don’t have anything good to say about the other, don’t say it.”

Gina: 我自己的一些体会。老大小时候常抱怨我,妈妈你太smart, 什么都知道。然后她会frustrated。我想,这真是个毛病,做父母的在孩子面前,都是扮演的无所不知的,都是权威性的角色,孩子是要服从的,不能有意见的。想想我们自己也做不到。后来我会常常和老大讲,妈妈这个情况(可以是关于孩子的情况)不知道如何处理或解决,你可不可以给妈妈一些意见,怎么做可以更好。然后孩子会很高兴,说出她的想法,接下来我也可以很自然地说出我的想法,平等地讨论和得出最合适的办法,孩子最后会很乐意接受。

[[Image:1]]

教育

Mingdi的大学录取咨询会议笔记

Posted on 24 12 月, 2022 By 凯波 Mingdi的大学录取咨询会议笔记无评论

简单的NOTES,匆忙打出。

Dr. Katherine Cohen (Dr. Kat)

美国最顶尖的大学录取咨询师之一,布朗大学学士,耶鲁大学两个硕士学位,一个博士学位。经常演讲,接受CNN,ABC,CBS电视访问。我觉得她属于那种肚子里有真的内容,又可以很直白地讲出来,让人明白的人。所以她今晚的演讲非常适合孩子们听,容易按照她的建议,马上行动。

概括要点:

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校,而不是最有名的学校。

注意:长岛是艰苦区,在长岛的白人和亚裔进入好大学相对比较难,因为优秀的人群集中,这个是事实,面对的方法只有让自己更好,让自己更早准备。

大学排名对个人来说没有实质作用,不要依靠排名来选择学校,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渴望创立自己心目中的排名学校10-15所。

大学看重你成绩单上的学业课程都有什么,和整个选择课程的难度。Good tip: 所有好的大学都有网上的免费大学课程,任何人都可以选修学习。

大学不是在寻找“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大学是在寻找各种各样的学生,让整个录取群体呈现各个方面的优秀。简单地说就是,现在“流行”兴趣广泛,但在某个方面特别优秀和拔尖的人,时代变了。

安排好并专注于那些能够说明“你是谁”(WHO YOU ARE)的活动,而不是那些别人都做的活动,或者热门的兴趣爱好。用所有的时间打造WHO YOU ARE,你的兴趣和参加的活动都是相关的,而不是这里一样,那里一样。

如果你不能在学校找到你想做的事情,那么就自己创立一个。

看世界要做旅行者Traveller,而不要做游客tourist。上高中后就不要在送孩子到那些没用的夏令营。

学业一定要优秀,这点毋庸置疑。PERIOD

每天到学校上学,都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我对这个社区有什么贡献吗

大学希望在Personal Statement看到那些申请材料上没有的东西,而不是重复说明自己的硬指标有多好。要让人在短文中真正了解你是谁,而不是你有多好。每一个学校的短文问题都有所不同,回答的时候都是围绕着你是谁。

在学校露面(be present)很重要,直接影响老师对你的印象和之后的推荐信,Be present的意思是,在课上礼貌发言并尊重别人的想法;让老师记得你的努力。

注意社交网络自己的上贴,有三分之一的录取官会去查询你上贴的信息,要常常在社交网络上表现正能量,并加贴你感兴趣的大学。

总之,大学申请过程不是一个公平的过程,要清楚认识到这点,这是你不能控制的地方。你要掌握那些你可以控制的。每一所大学都是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各种各样的人才,这是可以理解的,他们不要一模一样的人,你怎么样将自己的不同和独特展现出来,应该和别人更不同,而不仅仅是做得更好(Be different, not just be better)。就是说,如果你进入一个大学,整个学生群体,把你抽走了,对整个群体是否有影响?你要做那个填补空白的人,而不是和同伴一样的人。

特别提到GRIT的重要,坚毅力!!现在是美国大学最看重的能力。

教育

教育系列(1)青少年逆反:家长问答及讨论(一A)

Posted on 24 12 月, 2022 By 凯波 教育系列(1)青少年逆反:家长问答及讨论(一A)无评论

作者雷春 “ 交流与厌学: @雷春 孩子不愿意和父母交流,有些什么切实可行的办法改善情况? @Ja…

Read More “教育系列(1)青少年逆反:家长问答及讨论(一A)” »

教育

Mrs. Pfahnl’s Bio A Lab: Fermentation 1 Yogurt

Posted on 24 12 月, 202125 12 月, 2022 By 凯波 Mrs. Pfahnl’s Bio A Lab: Fermentation 1 Yogurt无评论
Mrs. Pfahnl’s Bio A Lab: Fermentation 1 Yogurt

Mrs. Pfahnl’s Bio A Lab: Fermentation 1 Yogurt

Fermentation does not require Oxygen. There are two types of fermentation: Lactic acid and alcohol. Yogurt making is similar to our muscle during excise which produces lactic acid.
Purpose: Observe changes during milk fermentation process.

Read More “Mrs. Pfahnl’s Bio A Lab: Fermentation 1 Yogurt” »

Mrs. Pfahnl’s Bio A Lab, 教育

Mrs. Pfahnl’s BioA Lab Fermentation 2 Yeast Dough

Posted on 24 12 月, 202125 12 月, 2022 By 凯波
Mrs. Pfahnl’s BioA Lab Fermentation 2 Yeast Dough

Mrs. Pfahnl’s BioA Lab: Fermentation 2 Yeast Dough

Yeast is an eukaryote. It is a single cell fungi. Bacteria is a prokaryote.

The products from yeast fermentation are carbon dioxide and ethanol. This is why using store bought yeast you can make bread without sour taste. The carbon dioxide in the dough causes the volume to rise.

Sourdough is fermented by a mixture of bacteria and acid tolerable yeast. Similar to bacteria making yogurt, lactatic acid is one of the byproducts. That is why it tastes sour. It takes longer time for yeast in sourdough to produce carbon dioxide and ethanol.

Read More “Mrs. Pfahnl’s BioA Lab Fermentation 2 Yeast Dough” »

教育

Mrs. Pfahnl’s Bio A Lab: Osmosis

Posted on 24 12 月, 202125 12 月, 2022 By 凯波 Mrs. Pfahnl’s Bio A Lab: Osmosis无评论
Mrs. Pfahnl’s Bio A Lab: Osmosis

Mrs. Pfahnl’s Bio A Lab: Osmosis
Osmosis is a passive transportation of water molecules through semipermeable cell membrane.
The purpose of the experiment is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t salt levels affects the intake or output of the water molecules of plant cells.

Mrs. Pfahnl’s Bio A Lab, 教育

Mrs. Pfahnl’s Bio A Lab: Catalase

Posted on 29 9 月, 202025 12 月, 2022 By 凯波 Mrs. Pfahnl’s Bio A Lab: Catalase无评论
Mrs. Pfahnl’s Bio A Lab: Catalase

Mrs. Pfahnl’s Bio A Lab: Catalase

September 29, 2020    Purpose: Investigate catalase activities in different fruits or vegetables.

Materials:

Read More “Mrs. Pfahnl’s Bio A Lab: Catalase” »

Mrs. Pfahnl’s Bio A Lab, 教育

雷春杂文:疫情里美国高中开学历险记

Posted on 28 8 月, 202025 12 月, 2022 By 凯波
雷春杂文:疫情里美国高中开学历险记

雷春杂文:疫情里美国高中开学历险记
写于2020年8月28日 星期五
终于感到可以透一口气了。
第一周 预备教学、一片混沌
我所在的高中,8月11日开学前,一直准备着以Hybrid的教学方式,让近一半的学生回到教室,另一半异步线上学习,两天一互换,老师四天授课,一天备课。但8月5日,老师工作日开始后才两天时间,就接到当地卫生部门的通知,新冠检验能力和速度跟不上开学的需要,要求学校全面网课。新生只能分成不到20人的小组,去学校领书、接受基本电脑使用培训。

教育, 美国中学, 美国教育通讯

文章分页

上一页 1 … 23 24 25 下一页
  • 憂鬱症怎麼吞噬了一個哈佛才女?精神科醫師深入解析電影《我的憂鬱青春》
  • 如何在美国公司晋升 – 提高沟通能力最重要
  • 国家药监局批准默沙东新冠病毒治疗药物
  • AFI & ANACP 《 答“疫”解惑》
  • 我们在更新有关文章
  • ADHD 多动症
  • AFI 讲座
  • Mrs. Pfahnl’s Bio A Lab
  • 学中文
  • 忧郁症
  • 教育
  • 新冠疫情及医疗健康
  • 本站消息
  • 特殊教育
  • 美国中学
  • 美国大学
  • 美国教育通讯
  • 职场提升
  • 雷春科普

Copyright © 2025 美国教育.

Powered by PressBook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