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美国教育

教育 – 家庭 – 心理 – 健康

  • 首页
  • 美国教育博客
  • 专栏文章
  • About
  • 联系我们
  • Privacy Policy
  • 雷春
  • Toggle search form

作者: 凯波

凯波 是中山大学校友,教育专栏编辑。 雷春是本站第一位作者,也是中大校友。

君子兰的种植和养护

Posted on 24 12 月, 202224 1 月, 2023 By 凯波 君子兰的种植和养护无评论

君子兰的种植和养护

作者:雷春

更新:2020年5月28日

2018年5月13日星期日母亲节 为CAACPA园艺俱乐部所写

君子兰,英文名:Clivia miniata (Natal lily, bush lily, Kaffir lily),原产于南部非洲丛林的阴暗处,没有球茎,靠粗壮发达的根系吸收水分和养料。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它是一种省水(water wise)的植物。花的颜色以红、橙、黄为主,有的会有淡淡的甜香。它含有少量的石蒜碱Licorice,误食后会导致呕吐和腹泻的中毒症状,需要远离儿童和小宠物。

Read More “君子兰的种植和养护” »

教育

选择性缄默:北京择校经验

Posted on 24 12 月, 2022 By 凯波 选择性缄默:北京择校经验无评论

北京小七妈妈分享SM择校以及家园沟通的一点经验和体会

和群里大家孩子的情况先比较,我觉得我儿子应该算的上SM里比较严重的了。我最早发现他不喜欢和小盆友们扎堆玩,回避陌生人,讨厌人多的地方,是在他一岁多的时候,他的大运动发育还可以,语言表达晚一点,但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尤其喜欢数学、数字,所有玩具都必须是带数字的。虽然感觉他有点不同,但对一岁多的孩子,我们认为更多的可能是孩子的性格使然吧。

2岁以后,我越发觉得不对劲,只要出门就不和别人说话,人员密集场所基本不进去,不去游乐场,不去商场,不去饭店…… 后来三岁上幼儿园了,发现社交方面非常被动,不说话,易焦虑。去北大六院诊断儿童社交障碍,观察,六岁前确诊为SM。他目前只能家里的少数人说话发短信。其他人基本不能说话,不发短信。不能打电话。更别提在学校了,基本上能干的事情和能上的课也不太多。

三岁后,首先面临一个难题就是幼儿园的选择。离我家不远有个非常好的公立幼儿园,一级一类的,各类口碑都好,价格也便宜,总之软硬件都满意,一般的家长都会选择这家的。后来我带着孩子去幼儿园面试,因为很多人看,孩子表现的很紧张,抱着我不下地。园长就不太高兴,说这孩子上了幼儿园有他受的,再加上我们是按照约定的时间去的,可是在大门口等了快一个小时才让进。所以虽然幼儿园口碑好,但我的接触感觉,一是家园沟通方面可能会存在困难,二是园长老师能说出有我儿子受的这样的话,我感觉他们也很难从思想意识上对我儿子的困难心存同情,给予更多的关爱。所以我也是很纠结要不要去这个幼儿园。犹豫再三,我认为,幼儿园再好,但不适合我儿子目前的情况,就不是最佳的选择。于是就放弃了。

之后,选择幼儿园就是比较麻烦了。有一天我到一个小区的会所发现一些孩子在做游戏,还有老师带领,我就在旁边观察,发现孩子们挺快乐,老师们也很细心耐心和善,我就看了好久。之后我就去问是不是幼儿园。后来园长出来接待了我,谈了一上午,谈幼儿园理念,特色,师资,课程安排,特别有耐心,我也说了孩子的情况,她直接表示没问题,让孩子来试园。儿子一共试园了2周时间,从开始每次的他只能待10分钟还必须家长陪同,到最后可以和老师单独待半天,老师们真是想尽各种办法。(直到今天我对那个幼儿园的老师和园长都心存感激),入院后,专门有一个老师负责入院陪伴,基本只照顾他一个人,直到他完全能适应为止。这是任何公立幼儿园都难以做到的。当时这个幼儿园每天下午是外教2个小时的课,主要是讲故事和做游戏。那个外教叔叔知道我儿子的困难,每次讲故事,全班只把我儿子抱在他的怀里讲,做游戏的时候,也抱在怀里,让其他小朋友追着跑。这样,一是其他小盆友看到老师喜欢他,就不会去主动欺负他。二是,我儿子也特别觉得自己很棒,树立了极大的自信心。我现在也非常感谢外教叔叔。让我儿子有一段很开心得幼儿园生活。

所以他在幼儿园阶段,各方面是表现最好了,能表演,能上台唱歌。但还是在幼儿园不说话。

之后6岁面临着上小学了。我考虑这个幼儿园太快乐,也没学什么,怕上小学吃力,就给他选择了一个4个月的学前班3-6月份上。但现在看起来,这个学前班的选择是比较失败的。现在要谈的是教训了。我也是直接找的学前班的校长,因为就在幼儿园旁边,也比较近。和园长谈的也确实比较投机。上的4个月期间,也没发现什么问题,孩子的学习当时也很好,除了不发言,作业和考试都好。但是不知为何孩子回家后就忽然也不说话了,我们想尽办法在家里哄他说也很难,也不表达为什么。我去学校问题孩子情况,老师们也说的他挺乖的,也聪明,没什么问题。后来无意中听到另外一个班的老师和别人说,这个孩子就是不会(不是不能)说话,态度比较生硬。我就警觉起来,可能其他老师未必都和他班主任一样,言语上对儿子有刺激,行为上有强迫,但也是猜测,儿子当时并没有表达出来。但后来事实证明,确实这个学前班有的老师为了在家长面前表现教学效果,对儿子进行逼迫等。这都是过了好几年以后,儿子主动说起这段不愉快的经历以及对后来他的负面影响时,我才知道的。

所以,我现在认为,他其实不需要再额外上什么学前班,从幼儿园到小学直接上,学前班,除了额外增加孩子适应环境的压力和焦虑外,基本没什么好处。而且,家长也不用太担心学习的问题,他们这里孩子首要解决的不是学习问题,而是情绪疏导,学习是终生的。有的孩子10岁才上学,也不影响以后的发展的。

下面在说上小学。刚上小学的孩子家长们有个特点,就是还都很热情,喜欢自发组织很多活动。这时候就是发挥班上同学家长对他们班同学家长的影响。每次家长组织活动,寒假暑假,五一十一,周末我们都积极主动带孩子参加,小学孩子没什么太大的学习压力,我们也不给孩子额外的压力。每次活动参加的都有小半班的孩子和家长。和同班同学及家长都建立了密切友好的关系。他们班的家长和同学,我大部分都认识。家长们对儿子非常友好,同学们对他也好,有的同学还主动和家长说,就喜欢帮助我儿子。这个经验就是,和同班同学家长搞好关系,很关键,间接的就是帮儿子在班上培养了很多主动帮助他的同学。

小学阶段的老师,班主任最关键。一是要主动和班主任沟通孩子的情况和困难,寻求他能给予的帮助,也不要额外的埋怨老师的帮助多了还是少了,只要给予关照了就要表达感激。二是多参与班上的活动,小学特别是低年级,班上很多事情是需要家长的,能参加的都参加,什么搞卫生,捐书,布置教室,讲课,捐洗手液,绿植什么的,都要主动,我还主动加入家委会。家长的这些用心,相信老师会看在眼里的,开座谈会的时候,还要好好的表扬老师和学校(他的小学确实也好)。这样下来,相信老师对孩子都差不了。而且班主任还能帮助协调其他的老师。当然最好家长和其他老师都能面谈一次。

小学阶段,他一共换了三个班主任,一个三年,一个一年,一个两年。各有特色。第一个老师就是不怎么喜欢和家长沟通,发短信打电话回复也不及时,见面也难,是最难打交道的,但我从和家长们的接触上基本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这个老师总体对儿子是很宽容的,现在儿子回忆他1、2年级上课淘气,从第一排爬到最后一排,上课躺在椅子上,蹲着桌子底下等等奇怪的表现,都对自己的行为表示羞愧,说老师从来没批评他这个样子,他说老师真好。为了不让他从从地上爬来爬去的,特别在他旁边放了好多的花盆绿植,但没有批评和制止过。我当时并不知道他上课这个样子的,现在想想老师也真不容易。我也在想,有的时候老师表现的可能不够热情,回避,可能是面对这样的孩子没有经验,不知如何是好。

儿子的第二个班主任,是个男老师,水平高,要求严,脾气大。儿子最怕他。但在这一年,儿子养成了主动完成作业的习惯,因为写不完的老师罚抄多遍,惩罚确实有用。所以孩子的学习习惯上学4年来,在这个老师的压迫下终于养成了,他们班同学都怕这个老师。但我感觉孩子在这一年各方面进步是最多的。老师对他也不错,爱沟通,我和老师打个电话能谈一个小时,站校门口能谈2小时,常沟通就在这个老师身上体现出效果了。有一天一位孩子家长和我说,这个老师对我儿子真好。期末班上选三好生,老师在班上说,我儿子的是最关键的一票,我儿子选谁,谁就当选。其实老师也是用心良苦,这样很多孩子就会主动帮助我儿子。这些也是后来他不当班主任之后我才知道的。

五六年级又换了一位年轻的女老师,脾气好,温柔。五年级语文第一课是马踏飞燕,我赶紧把我家的有一个青铜复制品马踏飞燕搬到学校去了,老师太稀罕了,现场教学呀,一下提升教学效果。后来整个五年级很多语文老师轮流用马踏飞燕做教具。这样自然和老师沟通就很好了,5、6年级也没什么特别让儿子焦虑的事情了,老师派班长专门照顾儿子,外出活动走哪都拉着他,基本就是跟着我儿子,在学校的事情班长都替他包办了。我也很感激这个女孩子。有一篇作文写我的同学,我就帮助儿子写的这个同学怎么乐于助人,怎么帮助他的。老师把作文给班长看,班长特别开心。

上小学期间,他和他的一个副班主任能说话,但那个副班主任只任了半年。那个副班主任,只要外出活动,就拉着他的手,他感到很安全。其他的老师不行,同学也不行。小学阶段基本就这样了。经验是:一是多和老师沟通,要真实,明白具体的说,对老师尽量不心存抱怨。有书面的材料更好,特别是孩子会有哪些特殊的表现,老师应该如何应对。二是,和家长同学建立联系,得到侧面支持。三是多参加学校活动,多尽家长的责任义务。四是最好和老师明确表达,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没有什么要求,除非孩子的成绩非常好。

家长对孩子,最好也能实事求是的看待。我儿子智力也很好,我曾经还以为他能发展成天才。说明我期望过高了。有时候智商和学习成绩关系也不密切,成绩受很多因素影响的。我现在的想法是,他每天能乐意去上学就行。

接下来再分享初中择校的问题。

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相同的是他们的自主社交能力都比较弱,不易能主动交道能帮助他们的人,但他们又非常需要有个宽松,接纳,友善的环境,做家长的主要在这方面要多做功课。学校不论好坏,初中要看校风如何。因为初中孩子大了,开始有校园欺凌问题出现。

如果孩子学习成绩和能力非常好,初中要尽可能选择好的学校。这样老师和学生的主要精力在学习上,同学们之间比较学习会更多,相互之间其他关联少。学生家长素质和家庭环境都会好一些。一般不容易发生校园欺凌。但这样的学习,往往我们的孩子是进不去的,因为面试就会被刷下来,因为他们不说话。

我儿子去年择校,大约面临着20个可选择的中学。离家太远的,招生名额少的,是重点都不考虑了。这样大约剩下6、7所中学。重点找这6、7所学校的中考排名。太差的就去了,还剩4、5所。重点集中这四五所,挨个学校去招生处找老师了解学校的情况。又发现有个学校虽然近,但发生过校园欺凌,除掉了。一共去了4所中学。A重点校,登记入学名额太少,又面向2.5万毕业生,这是撞大运,撞不进去可能就排到垫底的学校了,去掉了。B是美术特长,儿子没优势,而且小学就上不了美术课,B校也去掉了。C和D,差不多,基本在海淀区中间略靠前,C稍好过D,但C的登记入学是120人,D是200人,D的概率大。而且C校初中三年前就在三个不同的校区,太折腾了,家长不好接送。D 校我去学校谈的时候,老师很热情的接待了我,介绍了学校额情况,特别说学校排名不是很靠前,但校风好。我问了学校有没有接受过特殊的孩子。老师说有自闭症的孩子,还有瘫痪的孩子不能自理的孩子,学校和班上都给了很大的帮助。我说了我儿子可能有些交往上的困难,老师也说没关系,欢迎报名,学校会给安排个合适的班主任老师的。这样我心里就有底了。所以他择校就报了D校这一个志愿,比较幸运的是被抽中了,所以当年5月中旬他的初中就确定了,之后家长就没有择校的压力了。

初中的环境和小学截然不同了,跨越是很大的。我还发现了一个规律,他遇到了好几个对他特别有爱心的老师,就是打心眼里心疼他的,基本做到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境界的老师,但都不是班主任。这几个老师都是刚生完孩子的妈妈,内心充满了母爱,看到我儿子的难处,都是满满的心疼和爱护。我非常感谢儿子从小到大遇到的这些老师们,确实没有太离谱的。

我儿子刚上初中时自己表达过要洗心革面从新做人。就是因为没人认识。但实际上做起来很难,因为初中的环境压力让他更焦虑了。在学校自己上厕所、打饭,独自去其他教室,确实都是考验。我家的到现在都需要带着去。每天中午定时有同学陪他去。小学时我在学校会给给他写很多纸条,他自己也能写。有事要帮助会把纸条给周边的同学。家长如果能鼓励他表达出来更好。如果确实困难,就帮他写两三个很简单的纸条。比如喝水、去洗手间、吃饭等,孩子小也可画图表示。有需要交给老师。或者和老师约定给孩子两三种颜色的纸片,什么颜色约定一种需要,让孩子自己举纸板示意。

上初中后,我为了锻练他和别人交往能力,也为了帮助他日常学习,专门从请了一位研究生做他的家教并负责接他放学,每天两小时。我做儿子工作时,还担心他拒绝排斥,没想到他很高兴和期待的同意了。这个女孩也非常好,很负责有耐心,他们相处愉快。我儿子很期待她接放学的,经常不让我接,专门等她。他们之间互发短信,但儿子不说话。我也期待她是能打开小七的一把钥匙。

虽然儿子从小到大对我百般折磨,我也百炼成钢,我很感恩生命中遇见的一个个对孩子心存善念的人。为母则刚,这话说的一点没错。以前我也是一个不善言辞,不会沟通交流,情商也不够的人。但是上天给了这样一个孩子,考验我,锻炼我,成就我。因为你或许我,能够承受,承担培养一个这样孩子的使命。我们也只能咬牙坚持下去。我始终相信,他们这样的孩子有自己的人生,我们也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那一刻。我们面对孩子的那斑斑血泪,相信妈妈们都懂得。每每在深夜痛心的时候,我都会想,感谢上苍,没有给我一个更糟糕的孩子来考验我。如果他智障,他唐式,他自闭等等,我该如何面对?还好他聪明,还好他帅气,还好他智力优秀,还好他能自理。还好他和家人侃侃而谈,还好他能上学,还好他会气人…,不过就是他不善和人交流,不过就是他爱焦虑,不过就是他心事重重,不过… 也感谢有这样一个,我意料之外的宝贝,让我成长。希望和爸爸妈妈们共勉。

教育

雷春选择性缄默群资源链接

Posted on 24 12 月, 2022 By 凯波 雷春选择性缄默群资源链接无评论

雷春选择性缄默群资源链接:

雷春选择性缄默讲座笔记: https://www.sayweee.com/article/view/hgha1

雷春波士顿选择性缄默讲座

第一部分:http://mp.weixin.qq.com/s/FGr5QL1BKNaVPvmgoq6OlA

第二部分:http://mp.weixin.qq.com/s/QvRHfYV2jzDb6REZXQePGA

第三部分:http://mp.weixin.qq.com/s/ZDqZE8wQZZhU3i_HXAWMZw

第四部分:http://mp.weixin.qq.com/s/fM_-qrTa9u81e7rVoCVRwQ

家长分享:这里有很好的vedio讲CDI 和VDI skills:https://selectivemutismuniversity.thinkific.com/courses/sm-101

选择性缄默家长俊华的博客文章链接: https://www.sayweee.com/article/view/33f5w?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选择性缄默父母书单: https://www.sayweee.com/article/view/sy35z

BBC关于选择性缄默的训练课程WeSpeak的纪录片:https://m.youtube.com/watch?v=wAwzJvBRE_Y&feature=youtu.be

罗新女儿的故事: https://mp.weixin.qq.com/s/GFfI9Q3uDfNFbyem4ZmYTQ

纽约SM医生:https://www.kurtzpsychology.com/

用药科普:https://childmind.org/article/when-should-medication-be-used-to-treat-selective-mutism/amp/

了解美国特殊教育: https://www.sayweee.com/article/view/3eh7a

服务犬信息: https://www.sayweee.com/article/view/6evoo?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父母教育和心理学书单: https://www.sayweee.com/article/view/rcf91

小七妈妈北京择校心得: https://www.sayweee.com/article/view/8l2rj?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每年四月是美国小学家长可以申请今年秋季老师的时候。需要书面写信给校长,表扬目前老师的优点和成绩,阐明什么样的老师适合你的孩子,并要求把好朋友分到一个班级,对新学年的适应会有极大的帮助。请家长们不要错过这个机会。一般在5月,学年结束前的两个星期,你就会知道谁是孩子的新老师。一定要在学年结束前带孩子去和老师有一对一的接触,让老师了解孩子和家长,为下学期做好铺垫。暑期尽量多到学校的playground玩。开学前,还可以去教室帮助老师做准备工作。开学第一天,最好学校可以允许孩子提前进入教室,做老师的助手,指挥同学入座。

选择性缄默成人后的分享: https://www.sayweee.com/article/view/uk6xy

选择性缄默症状和措施: https://www.sayweee.com/article/view/pfxt6

选择性缄默焦虑根源: https://www.sayweee.com/article/view/s1304

选择性缄默人种因素: https://www.sayweee.com/article/view/lhnnc

选择性缄默双语和文化因素: https://www.sayweee.com/article/view/7t3ra

选择性缄默家长JuneLu分享: https://www.sayweee.com/article/view/fol03

选择性缄默家长立宇的定义: https://www.sayweee.com/article/view/drn4l

加拿大选择性缄默家长的故事分享:第一 部分 https://www.jianshu.com/p/32dae33c5833?utm_campaign=haruki&utm_content=note&utm_medium=reader_share&utm_source=weixin&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第二部分https://www.jianshu.com/p/005b6c9de70b?utm_campaign=haruki&utm_content=note&utm_medium=reader_share&utm_source=weixin&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第三部分 https://www.jianshu.com/p/81662449c0a4?utm_campaign=haruki&utm_content=note&utm_medium=reader_share&utm_source=weixin&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美国对过敏的脱敏治疗: https://www.sayweee.com/article/view/eiyi8

美国的食物过敏治疗: https://www.sayweee.com/article/view/cqog7

薛敏医生睡眠讲座笔记: https://www.sayweee.com/article/view/5lyx5

薛敏医生睡眠讲座问答: https://www.sayweee.com/article/view/8imht

睡眠穴位: https://www.sayweee.com/article/view/7nbq9

青少年与睡眠: https://www.sayweee.com/article/view/tv1ii

教育

雷春多动症群资源链接

Posted on 24 12 月, 2022 By 凯波 雷春多动症群资源链接无评论

雷春多动症群资源链接:

薛敏医生多动症讲座笔记:https://www.sayweee.com/article/view/88y1m

薛敏医生波士顿多动症讲座

第一部分:http://mp.weixin.qq.com/s/gzZn5eHrOYvUIsi88nklPw

第二部分:http://mp.weixin.qq.com/s/pt9DGszr9JlV7ke7zbn6Vg

第三部分:http://mp.weixin.qq.com/s/NP2U_X74q5z7IHTAzGRPag

多动症孩子父母书单:https://www.sayweee.com/article/view/pm0ok

了解美国的特殊教育: https://www.sayweee.com/article/view/3eh7a?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服务犬信息: https://www.sayweee.com/article/view/6evoo?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父母教育和心理学书单: https://www.sayweee.com/article/view/rcf91

阅读障碍: https://www.sayweee.com/article/view/32udm

多动症药物成瘾: https://www.sayweee.com/article/view/mpocc

电脑游戏治疗多动症: https://www.sayweee.com/article/view/9u7kr

美国对过敏的脱敏治疗: https://www.sayweee.com/article/view/eiyi8

美国的食物过敏治疗: https://www.sayweee.com/article/view/cqog7

薛敏医生睡眠讲座笔记: https://www.sayweee.com/article/view/5lyx5

薛敏医生睡眠讲座问答:https://www.sayweee.com/article/view/8imht

睡眠穴位: https://www.sayweee.com/article/view/7nbq9

青少年与睡眠: https://www.sayweee.com/article/view/tv1ii

教育

雷春抽动症群资源链接

Posted on 24 12 月, 2022 By 凯波 雷春抽动症群资源链接无评论

雷春抽动症群资源链接

薛敏医生抽动症讲座笔记:https://www.sayweee.com/article/view/ovewv

抽动症父母书单: https://www.sayweee.com/article/view/r8j7x

抽动症群分享: https://www.sayweee.com/article/view/g6woc

抽动症相关网页:

https://www.ninds.nih.gov/Disorders/Patient-Caregiver-Education/Fact-Sheets/Tourette-Syndrome-Fact-Sheet

https://kidshealth.org/en/kids/k-tourette.html

https://www.healthline.com/health/transient-tic-disorder

服务犬信息: https://www.sayweee.com/article/view/6evoo?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中国专家: http://mp.weixin.qq.com/s/oqbHAbdOQ65SEhTPnldjXQ

美国对过敏的脱敏治疗:https://www.sayweee.com/article/view/eiyi8

美国的食物过敏治疗:https://www.sayweee.com/article/view/cqog7

薛敏医生睡眠讲座笔记:https://www.sayweee.com/article/view/5lyx5

薛敏医生睡眠讲座问答:https://www.sayweee.com/article/view/8imht

睡眠穴位:https://www.sayweee.com/article/view/7nbq9

青少年与睡眠:https://www.sayweee.com/article/view/tv1ii

教育

雷春Asperger群资源链接

Posted on 24 12 月, 2022 By 凯波 雷春Asperger群资源链接无评论

雷春Asperger群资源链接总汇

薛敏医生自闭症讲座笔记: https://www.sayweee.com/article/view/fy92l

薛敏医生自闭症讲座答疑: https://www.sayweee.com/article/view/ixe7a

自闭症ABA讲座笔记: https://www.sayweee.com/article/view/mzjyx

自闭症书单: https://www.sayweee.com/article/view/bji4d

美国特殊教育介绍: https://www.sayweee.com/article/view/3eh7a?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服务犬信息: https://www.sayweee.com/article/view/6evoo?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父母教育和心理学书单: https://www.sayweee.com/article/view/rcf91

自闭症运动康复讲座笔记: https://www.sayweee.com/article/view/9t9h9

咨询师Sylvia的问答: https://www.sayweee.com/article/view/xw044

群友Cathy女儿科普Asperger的TedTalk: https://m.youtube.com/watch?feature=youtu.be&v=-rcdpcTh0g0

岑瀑啸医生文章《我的爸爸》: https://mp.weixin.qq.com/s/QxqxWNwOcOzV_qJlkApV9Q

华尔街日报:科技帮助自闭症: https://www.sayweee.com/article/view/suruv

自闭症饮食: https://www.sayweee.com/article/view/mcegg

温馨提示:

每年四月是美国小学家长可以申请今年秋季老师的时候。需要书面写信给校长,表扬目前老师的优点和成绩,阐明什么样的老师适合你的孩子,并要求把好朋友分到一个班级,对新学年的适应会有极大的帮助。请家长们不要错过这个机会。一般在5月,学年结束前的两个星期,你就会知道谁是孩子的新老师。一定要在学年结束前带孩子去和老师有一对一的接触,让老师了解孩子和家长,为下学期做好铺垫。开学前,还可以去教室帮助老师做准备工作,加强和老师的沟通,争取老师对孩子行为的理解。

美国对过敏的脱敏治疗: https://www.sayweee.com/article/view/eiyi8

美国的食物过敏治疗: https://www.sayweee.com/article/view/cqog7

自闭症科普: https://www.ted.com/talks/wendy_chung_autism_what_we_know_and_what_we_don_t_know_yet/up-next?language=zh-cn&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自闭症游戏治疗: http://mp.weixin.qq.com/s/F7MITPVhK38bs9I9AdF9Xw

Kaiser保险下的各种帮助: http://www.acphd.org/ddc

对易春丽自闭症理论的反驳(讨论): https://www.sayweee.com/article/view/defvm?from=related_article

薛敏医生睡眠讲座笔记: https://www.sayweee.com/article/view/5lyx5

薛敏医生睡眠讲座问答: https://www.sayweee.com/article/view/8imht

睡眠穴位: https://www.sayweee.com/article/view/7nbq9

青少年与睡眠: https://www.sayweee.com/article/view/tv1ii

教育

Asperger家长群对易春丽自闭症理论的讨论

Posted on 24 12 月, 2022 By 凯波 Asperger家长群对易春丽自闭症理论的讨论无评论

Asperger群主:雷春

2018年3月28日讨论,30日整理汇辑。

原文:《新假说:自闭症是婴儿期的创伤后应激障碍》 http://mp.weixin.qq.com/s/xZxiu01nOEzeH419iFuANA

附:青少年专家群中美专家的点评和ACHPPI国际华人心理群专家与易春丽的对话

Asperger家长群家长评论:

美国家长S:这位易春丽女士好像观点偏于激进。我觉得专家的个人经验,对专家的学术观点,有影响。但是专家恰恰需要超出个人经验。另一方面,易女士提出的,关系先行,从孩子角度出发,又非常准确,特别需要缺乏抚养方法的父母注意。这个有鸡生蛋,蛋生鸡的辨不清,因为ASD容易感觉他人不考虑自我,即使一般的情况也容易感觉受伤,因为观察的时候一根筋,所以ASD的感觉不是说明就是外界真的太差,有创伤。世界终究不能绕着ASD一个人转。如果同意,就是ABA的做法,不同意,就是son-rise的理论。我总是看这两个的对比,一下子就想到sleep training,所以ABA相当于sleep training. 中国的,算是cold turkey 式,美国的,算是慢慢来。son-rise, 是反对sleep training 觉得合睡更人性化。这和自闭症目前无法治愈的观点直接冲突。没听说过啥叫“非原生性自闭症”。就好像偶然血糖升高,以为得了糖尿病,其实没有得,后来血糖降回正常,宣传治好了糖尿病,其实根本没有得。是因为特殊外在原因到了临界点,比如每天大量吃糖,不是正常饮食就到了临界点。不过她的观点,对于教育程度不高的父母有一定作用,特别是那些把孩子往治网瘾学校里不问青红皂白就送的🇨🇳家长。那个特定环境下,没有适当受训的国产ABA,确有可能损害大于帮助。我理解她的本意是,家长先学习好了,是最好的治疗师;干预不能求快,不是不要干预;干预不能僵化,不讲爱,这是ABA的最大缺点。但是她的说话方式比较冲,容易造成误解。

加拿大家长YW:我也觉得易专家说的太偏激了,主观情绪非常强烈,又没有摆出足够客观有说服力的正据。不干预孩子,孩子将来没有机会重来。你怎么知道如果干预了他不会更好呢?感觉就像武志红天天在哭喊原生家庭创伤啊创伤,热热闹闹的轰轰烈烈掏心挖肺,可是听久了觉得来来去去就是那几句话,没有什么意思也没有什么解决方案。除了让人觉得自己童年极其不幸之外,毫无帮助。跟易专家一样,咋听起来一股清流,仔细想想没啥干货。ABA的流派很多,跟其他方法结合改良的也很多。没必要一听ABA就觉得是训猴子。就像一听睡眠训练就觉得虐待儿童,那是没你没遇上真正有睡眠障碍的孩子。如果co-sleep这么简单就能解决问题的大概好多亲妈都不愿意去经历睡眠训练的折磨。加强亲子关系是好,但是一味满足孩子的要求放弃干预可能误导更严重。

美国家长W:我们现在在做aba,不过就是一个星期两次,一次2个小时。我们主要是教flexibility, making relavant comment,keep the conversation going.还有瑜伽,系鞋带,阅读理解,球类运动等等。有些我也不是很喜欢。不过我家娃也是比较mild,让干啥就干啥。所以也没有冲突。老师也是比较省力。我们有一次是在center做的,会有另外的孩子一起做游戏。自己做要自己设计项目,很费时间的。当然是自己做效果好。

美国家长J:我儿子做了2年intensive ABA 。其实吧ABA就是一种approach,把一个task 分解成很多小部分,让娃一步一步完成。每完成一步都有reinforcements. 这种方法是非常好的approach,但是缺点依赖做的人。好的therapist 能把握很好,包括家长自己也能干,如果家长技术高。差的就是混饭吃,浪费时间。好的therapist 真的很少,这行pay 的很低,流动性很大。基本很难吸引到很好的人才。我见过几个好的,一个是自己孩子有ASD,还有是家里有siblings 是ASD。父母如果能自己做,当然最好。可是这活真的太调整了。我的耐心能力都有限,心力衰竭。很难positively 对待娃。我最近一度还妄想给娃home school,搞place based curriculum,建立娃跟nature engagement. 经过这几天的spring break 我快要疯了,放弃这个想法。

美国家长B:我家17岁的女儿在医院里面全脱产治疗三个月ABA为主,在针对孩子的racing mind和极端负面想法,以及行为调整方面没有进步。焦虑情绪目前靠药物控制。我看了这篇文章,觉得不管ABA是否有效,对于我家孩子而言,起码没有负面作用,在亲子关系方面,我需要更多接纳孩子,重建依恋关系非常关键。 和爸妈的关系好了,与周围人的关系才有基础,这个观点我认同。

美国家长SD:“觉得这文章很有意思!估计现在很多非原生性自闭症的最佳治疗方案就是建立与父母和周边人的信任。我理解就像假性近视和近视眼😄。有很多孩子被诊断是自闭症,但事实上是因为某种特定原因不讲话,就像:教父,是暂时性失语。” 美国家长S:“那等于是误诊。” 加拿大家长:“失语,缄默症,那就完全不是自闭症。核心问题完全不一样。” 美国家长SD:“我越来越觉得我儿当年就是这样。是到了临界点,有症状但不等于就是。我儿数学课一句话不讲。有的课跟老师沟通,老师觉得我丑人多作怪。[调皮]有的课讲到停不下。结果可想而知。😄”

美国家长C:她说ABA都是教一些没用的东西,比如认颜色,认颜色是没用的。DTT可能会比较死板,但是我觉得能力比较低一点的孩子还是有作用的。她推崇son-rise,个人觉得孩子能力还没到,son-rise会不会浪费掉宝贵的早期干预时间。

美国家长T:易专家可能是被国内那些只顾骗钱的半吊子ABA恶心坏了,这是我唯一能理解她的地方。易专家有两个观点虽然是大白话,但还是有价值的。一是接纳,二是等待,也可理解为耐心。只是这跟ABA以及任何其他干预方法并不冲突。

青少年问题专家群专家点评:

美国纽约特殊教育石荟老师:BCBA跟心理咨询师不是同一个工种,这就好比一个牙医在嘲笑眼科医生。

美国加州徐艺珊临床心理博士:我跟很多自闭症孩子的家长都是朋友,听到过一些对ABA早期干预的很正向的反馈。每个干预方法都有两面性吧,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家庭和孩子。

美国波士顿翟旻玥麻省青少年心理咨询师:我认为易春丽老师拿古老的ABA最原始的案例来评价现在的ABA比较偏颇。我接触过接受ABA的孩子还有治疗师,参加过比较笼统的介绍性培训。观察过身边接受ABA治疗的孩子。我同意徐艺珊临床心理博士的看法,就是ABA不适用于所有自闭儿童,但是对于有些孩子,尤其是早期干预来说,是有好效果的。就好像CBT不是所有人都适用,干预手段要根据病人的个案需要调整。何况自闭的谱系太大了,高功能的孩子和低功能的自闭儿童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反正现代ABA并不是冷冰冰的机械训练,我观察过的ABA教室是充满爱与鼓励,很温情很让孩子感到有成就的那种环境。当然就是在美国,从业人员也良莠不齐,不能一概而论。另外我还同意张源侠的看法,自闭症儿童很多是有生理因素的,比如消化系统,肠道细菌等等。自闭治疗最好的就是多个领域整合治疗,根本不是行为治疗一方面下手的问题。而且有些ABA教给孩子的技巧,是基本生存技巧,那是他们大脑先天缺的那一根神经连接,就是不能领悟到一些正常社交信号。我不认为反复强化,让孩子们学会这样的技能是在创伤孩子。比如,教孩子学会上课发言要举手,见到人问你好,这都是在小时候对孩子很重要的。自闭孩子年龄越大,这些越不容易学会。长大就更难以融入社会。

美国发展心理曾教授: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怎么会被认为是反人性的呢?这是许多美国大学开设的program,如果是反人性的,那么多的学校为什么要干这种“反人性”事呢?心理学方法研究中有一条很基本的原则是Do no harm,我相信ABA不会是反人性的。还有“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不是能训练出来的”这个说法也比较武断。父母环境中的压力如果得到控制和减低,父母加强对孩子的关注理解,亲子关系是可以改善的。

华东师大特殊教育系主任昝飞教授:aba仅仅是技术,在实际情境中,会遇到很多训练何种行为的问题。很多人会忽略训练的本来意义,注重技术本身,我觉得这样的做法很不可取,到一定时候,甚至结果会很糟糕,比不训练更糟糕。在对孩子训练时,首先找到适合孩子年龄能力的有意义的事情是非常重要的,对家长也是如此,只有每天正常生活中自然活动中能贯穿对行为训练的原则,才能让他们发现外部世界生活的乐趣,建立联结。自闭症儿童的干预,没有家庭的全面合作,效果确实会打折扣,尤其是训练效果难以迁移到实际生活中。aba技术可用于具体儿童的问题行为分析,若在教育训练活动设计方面运用它的原则进行分析,又保持对孩子学习动机的激发,尽可能构建自然的环境,是很有效的。我更偏向PBS,它继承ABA的技术,在一种新的理论框架下使用这些技术。(雷春: 如何把ABA的概念用到生活中是很重要的。我自己从Tracy的讲座中就学习了不少,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急于解决问题、给答案),强化了儿子的一些负面行为(发火、demanding),而通过改变自己(同理他的frustration、给他拥抱),他也变得随和懂事得多了。)是的。如果这些仅仅停留在训练室,没与孩子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效果一般都很难说。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意义,价值,才会让他们从对自己尤其是身体的兴趣转移到外部世界。技术是死的,用的人,为什么用,用来干嘛,更重要。所以有很棒的ABA,也有很糟糕的ABA。我不太熟悉易春丽。ABA在中国以往大多称为行为矫正技术,这几年尤其是自闭症这里,逐渐使用这一说法,然后一些人打着引入美国的行为分析师执照的说法重新引入中国,一些课程将之说得非常高大上。然后不熟悉的人也就觉得它非常高大上。实事求是的学者大多不愿意去发表一些看法,只是做自己的事情。所以本来好的事情就可能变成坏事。也有多家机构跟我们联系的,目前也有。国内优质的资源还是缺乏,且分布不均,教师也很容易觉得自己没受过这方面训练,不专业,家长也会认为没有这方面训练的教师不专业。这跟这些项目的宣传也有关系,将其效果包装得高大上[调皮]。我所写的也不是全貌。但各人在其中各有利益诉求,特别是在自闭症家长那里,很容易吸引他们,所以会被误用。事实上,宣传得最多的是康复训练机构,而非教育系统。一周40小时是最早Lovas用于自闭症干预的那个传统干预方法,非常深度的干预。每个孩子不一样,什么样的方案应该根据孩子来的,不应该根据方法来。《新假说:自闭症是婴儿期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文中可能会有误诊现象,越是年幼的孩子,如果有严重创伤经历,会有自闭的表现,但此自闭与彼自闭不是一回事。在临床工作中很容易出现误诊。因为自闭症诊断是以症状表现为诊断标准的。我自己觉得,ABA技术的使用者一定是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很好的把握,否则真的做不太好。技术本身没有错,错的是用得不够好。目前国内没有这方面的服务,做心理咨询的也不用这种方法,他们更加侧重认知,但对障碍的孩子还是有用的,只是可能会被用坏。

昝飞:一分为二地来看是没有错的,但是具体说出来哪些有问题,哪些得受制约地使用,将之打成邪教这样的说法有违学术批判的立场。也无法看出她到底在批判什么,说到底ABA就是技术。北京海淀做特殊教育的朋友不知道她,知道她也是因为她在特教群里批判ABA。不知道她这么说的用意是什么,如果能具体指出一些不足那真的挺不错的。

翟:@昝飞 易老师有点偏执。如果仅仅是对国内不正规的操作和产业化进行攻击,可以理解。不过她是从根本上否定”训练”行为本身,但是不能具体指出来。因为确实对很多年幼的孩子进行早期干预的时候,ABA在训练有素有职业修养的治疗师运用下可以让很多孩子更好恢复一些社会功能,而不会对他们造成伤害。

昝飞:是的。在关注儿童的整体发展前提下运用,比较容易让孩子一步步进步。

ACHPPI国际华人心理群讨论:

雷春: http://mp.weixin.qq.com/s/S4muuVw6ucdX3OFwqs_mig 有人了解吗?

易春丽:呵呵,这不等于是花钱学一个披了温柔的面纱来凌虐自闭症儿童的资格证?ABA真的有问题,也只有特教这类的学员学这个。正统点的心理咨询师有几个接受ABA的,有几个真的用ABA的?ABA是个大产业,自己出杂志,自己写论文证明自己有效。也许有一天循证医学被质疑,估计就是从ABA开始的。

徐艺珊:我对aba了解不多,但是我一个临床心理学博士毕业的朋友自己孩子是自闭症,自己考了bcba,她很推崇这个的。

易春丽:自己的孩子是自闭症,不怕把别人的孩子也A成自闭症?或者弄更严重?

Berxxiao: 同了解不多,但我这边clinic的好几个自闭儿童都正在接受aba作为辅助社交训练,州立医院也会refer那些机构,不知道易老师是对aba哪方面有质疑呢?很希望能多讨论。

易春丽:我对ABA这学科不认可!我是旗帜鲜明地反对ABA的,反对了很多年。

Berxxiao:或者有什么阅读资料可以推荐吗?

易春丽:训练就有对错,不是无条件接纳。而且很多训练无用,什么认颜色,反正大大小小的小技能,我觉得都无用。只要叫训练就可能损关系。我的临床经验,大龄的自闭症儿童,康复越好的就是早年父母训练越不认真的,越认真训练的,对人际的损害越大。我看到的大龄儿童,接近青少年,就是思维刻板些,容易被欺负些,他们父母共同的反应就是早年他们训练不积极,对孩子比较宽容。越严格训练的孩子,情绪越不好吧,到青春期可能因为训练的原因会情绪不可控,但是很搞笑的是训练师会认为情绪是自闭症儿童本身的问题,不是训练导致的。

雷雨佳:您也有和自闭症儿童家庭工作么,蛮想多听听您的经验。直观感觉更像是训练师的问题…..

易春丽:是ABA方法的问题,所以训练师自然就会有问题。

Berxxiao:这个比较难说吧,特别认真训练的父母性格上肯定也有一些obsessive或者authoritative的地方,在其他方面对孩子有负面影响。

易春丽:ABA是成人主导的,必须完成的,相当于独裁式或者专制式养育,只不过现在的面纱看起来越来漂亮而已,试图掩盖独裁的本质。

Berxxiao:看来aba作为一个structured训练不可避免吸引了一些本来就有这方面倾向的教育者。

易春丽:孩子有选择权吗?可以说不吗?孩子的声音可以被听到吗?可以谈判妥协吗?如果不可以,那就是专制。

张梦锐悦:很多对儿童的治疗,最后缓解的都是父母的焦虑。

易春丽:当一个孩子在不可选择的情况下被养育,那就是会习得性无助,本来自闭症的情况下,又增加了习得性无助以及随之带来的抑郁。@张梦悦 对啊,训练儿童,不过是缓解父母的焦虑。父母焦虑该父母去治疗,而不是折磨自闭症的孩子来成为安抚父母的药。如果ABA可以激活那些专制的部分,那么就是ABA该检讨的!ABA教会的那些无用的技能并不能解决自闭症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人际间质的损害。医院医生把自闭症孩子推荐到ABA那些地方,只是给自己的无能找到一个出路,在安抚他们无助的心吧。如果ABA那么有效,怎么没看到儿科医生亲自上阵?

张梦悦:感觉现在“焦虑”是全社会的气质,许多人的诉求就是“孩子看起来正常点就行”,最好能“又便宜又快得让孩子看起来正常点”,在这种诉求下ABA应运而生。

易春丽:这不就是跟中国的网瘾学校应运而生是一个道理。ABA基本上就是一个自闭症幼儿的集中营而已。家长给了这些所谓的干预者对他们孩子施虐的特权。

阿多:易老师您对自闭症孩子的早期干预有什么建议?

易春丽:@阿多 干预两条线,其一是帮家长读懂自闭症儿童的信号,他们给家长信号的,只是微弱,什么都不会做的情况下,至少能让小朋友高兴。

阿多:嗯,家长训练很重要。

易春丽:其二是干预家长,他们的创伤焦虑抑郁需要治疗,他们有问题自己吃药,很可能家长需要长程咨询,他们孩子被诊断自闭,他们自身早期的创伤就会被激活。推断一个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未来好不好,其中一个标志应该是父母自身的早年依恋是否存在问题。

阿多:嗯?您是说对孩子完全不做干预吗?

易春丽:@阿多 最开始是要先容忍孩子的症状啊,准备好很长一段时间孩子都是那个状态,越想快速翻盘对孩子伤害越大。心理咨询最基本的理念,先接纳,这个才是最难的。

易春丽:只有在接纳的基础上,一切才可谈。在西方,我认为“Sonrise。Sonrise 这本书是目前最靠谱的治疗方法。

阿多:只是觉得是否也应该加一点技能训练。否则孩子进了学校会准备不足。

张梦悦:大概家长并不觉得这是施虐。我一直觉得ABA的讨论最后会上升到一个哲学或者道德层面的命题“人和动物的区别在哪里?” 用训练动物的方法训练自闭症儿童,这个idea本身就很值得商榷。

易春丽:进学校需要什么技能,坐住吗?没必要。我们小朋友最差的情况下,一天就能坐20分钟,那就20分钟,雇个小姐姐陪着他,不舒服,就出去玩,不影响其他小朋友就行。之后,每学期基本上小朋友能增加一节课的时间,根据他自己的意愿,后来到四年级都能上了。为啥非要在他坐不住的时候折磨他,非要他坐出。小朋友就那个水平,那就改环境呗。生命里最重要的部分是等待。每到那个水平强行训练,会损害心理健康的。家长不觉得是施虐,但是不等于那不是施虐。中国网瘾训练营,家长也觉得不是施虐,觉得自己很无辜。

张梦悦:这牵扯到一个“人要在什么程度上融入社会”的问题。一个坐不住的小朋友会对周围的学生和老师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整个课堂管理应该在多大程度上为特殊儿童服务?这又需要对班上的其他小朋友和老师进行培训。

易春丽:我的方法不需要对其他小朋友和老师做很多的培训啊,只是改改规则,自闭症小朋友坐离门近些,方便不舒服的时候逃走啊,不影响其他人。我这种方法对老师压力很小,请个陪读小姐姐。

张梦悦:我没有跟儿童工作过,只是听到这个方法之后有点好奇,会不会有别的小朋友把这看成一种“特权”?老师要怎样跟班上的其他小朋友解释为什么这个小朋友有一个陪读小姐姐,为什么这个小朋友想走就可以走?我刚才说的整个社会的焦虑气质也体现在我们对“不同”的接受度很低这个方面。@易春丽-北大心理 期待您尽快成书,听起来非常有趣!

易春丽:@张梦悦 马上应该有一本书就要出版了,不是讲陪读的,是讲自闭症治疗的整体框架,书名是《重建依恋——自闭症的家庭治疗》。还有前面说到关于对老师的影响。如果小孩上学的话,咨询家长有一部分是让家长学会怎么安抚老师,而不是给老师增加压力,我是家长心理咨询师,家长是安抚老师的心理咨询师哈,这部分还没写,不过好像也就这两句话。

青青KU:我是学校心理方向的学生,主要是做心理评估,咨询不是主业,所以视角也可能不同。我对ABA的理解是,这是一套利用行为理论“训练”孩子行为模式的方法。如您@易春丽-北大心理 所说确实目的性很强,但我所了解的ABA案例,这个目的不是由治疗师单方面决定的,会考虑什么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是有社会意义的目标。对于关系的损伤,我同意您说的ABA不是无条件接纳,而是治疗师更有权威的教导型关系。但我不认为这种关系一定是有害的。对个人整体的接纳和在对其在某些技能上的要求并不需要冲突。我在美国这边一个ABA的学校观察过一周,里面就有很多自闭症的学生。他们的老师执行力非常一致,对于不接受的行为(例如袭击别人)很坚决的实施惩罚。但是同时他们也非常的积极,经常告诉学生他们很棒,老师很爱他们。学生学习的内容也是根据水平因人而异。据我观察他们的学生跟老师关系很好,行为也比较稳定。

易春丽:@青青 KU 如果但从不接受暴力行为来说,那个咨询都在干预,这不能说是ABA的专利吧,儿童治疗的基本原则里面就有不能伤害别人,我当年学沙盘游戏治疗开篇给小朋友介绍的时候就强调规则了。你提到学生和老师关系好,行为就比较稳定,所以这里面应该没有ABA什么事。ABA基本上就是反作用。应该调查研究的是怎么能关系很好,而不是把这些把这关系好弄成ABA的功劳。袭击别人,这很严重了,不是单单惩罚就能解决的,还是最重要看愤怒的出处,从根源上解决。

青青KU:是的,这些行为的干预方法有多种,有些时候,特别是如果暴力行为有心理方面的原因,那么咨询可能是更有效的。但是有些时候,例如孩子缺乏对于规则的认识,或者长期以来暴力行为一直对满足自己的一些需求有利,那ABA在extinction方面效果还是很显著的。学生和老师关系好确实不是ABA的功劳,但至少可以说明ABA与好的关系并不是不兼容的[愉快]。但是行为稳定,我认为跟ABA是候关系的。

易春丽:ABA会毁关系的。我没用ABA,小朋友情绪都很稳定啊,只要不给他们制造太多挫败,他们不会有那么多的情绪。那些暴力和负面情绪,不是自闭症特有的,是和环境有关的,不能板子都打到自闭症儿童身上。

Berxxiao:个人觉得接纳和改变并不是矛盾,非此即彼的。而且儿童能够在改变中得到赋能感,改变也不一定是在权威或强迫性的关系中进行。

青青KU:我刚去的时候刚好有一个学生刚刚入学,情绪非常不稳定,会暴力袭击别人。第一天在隔离室带了两个小时。但是我在的一周内,她就很快稳定下来了。

易春丽:如果儿童在没有改变动机的情况下,强行改变,那就要评估值不值得,绝大部分都是不值得的,除了有危险的情况。@青青 KU 不怕那个小朋友得幽闭恐怖症?

青青KU:老师全程陪同的。

易春丽:这也不是ABA呀,情绪不稳定,带出去溜达一圈也能起到效果。监狱罪犯也有蹲禁闭,这也不是ABA。

Berxxiao:不太能认同”因为儿童没有自主能力,所以改变就是强行的 这种观点”,这样所有的child therapy都不做了。

易春丽:ABA是事无巨细什么都改变啊,感觉就是主导儿童的人生。正常儿童这么折腾也得自闭吧。

青青KU:哦?我以为有定义的行为目标,用行为理论进行管理就算是ABA。

易春丽:我认为自闭症儿童有自主能力啊,所以要先尊重他们啊。ABA才认为自闭症儿童没有自主性,他们干预者才是自闭症儿童的主子。@青青 KU 那ABA真敢贪功,啥都是他们的哈。

青青KU:往回说一个观点,我也不认为行为疗法的目的是为了治愈自闭症,甚至不常用来干预自闭症的核心症状。他最常用的目标是用来干预无法管理的行为。

易春丽:我以为当年ABA只是把一些行为分解了,教自闭症幼儿一些无用的技能就叫ABA,后来估计啥好的,ABA都不要脸地往自己脸上贴金。

青青KU:这样说来你似乎是对培训的具体技能不满。我认为ABA是一种方法,具体培训的内容当然千差万别。

易春丽:我主要是对强行培训很不满,它剥夺了儿童的自主性。有严重副作用的方法都应该淘汰掉的。

青青KU:强行二字应该是关键。

易春丽:如果医学里的药物,有很大的副作用的时候,多少都下架了。ABA就是值得警惕,而且很可能是个巨大的坑,不过这个坑自己在证明自己不是坑。最初很强行吧,后来把游戏疗法拉进来,试图掩盖强行,其实ABA骨子里就是强行的,只是掩饰度越来越高而已。

青青KU:我仍然认为,强行的时候是有强行的理由的(例如危险)。您所说的骨子里的强行是指学习目标不可变吗?但是如果目标已经是双方协商同意的结果,这与其他的教学本质上的区别在何处呢?

Berxxiao:同意对high functioning group来说损伤他们对autonomy和self efficacy,但如果是真的很impaired的儿童来说,一些训练确实是很有必要。正常的儿童也会有别人给他做决定规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的情况。而且家长的焦虑也是valid的,期待家长全盘接受也不现实,当然aba不是最理想的,但就像药物一样,不能全盘否定。我理解的aba是辅助训练。

易春丽:@Berxxiao 损害越严重的孩子,越不可以强行。受损越严重,那么需要等待的时间就更长,是在漫长的陪伴中,去寻找那一点点亲密的曙光。对低功能的幼儿,每周四十个小时的训练就是折磨,就是虐待。难道就因为他们受损严重,他们就该被剥夺自主性吗?@Berxxiao 幼儿的aba训练不是辅助,那就是生活。几乎占据了他们整个的生存空间,在训练室里练,回家还要练,他们的人生就是被A出来的。

Berxxiao:不是一种24/7的方式。当然我是反对把这种训练变成一种生活方式的。

易春丽:经典的aba是每周四十个小时,相当于每个幼儿五天工作制,每天工作八小时。而且这八小时不能偷懒了,有一个专人专门看着你,必须得做对。陪着你的人不是陪伴者,是牢头。

Berxxiao:我见到的case是therapy,家庭therapy,加上aba辅助。

易春丽:这回又见了aba,贪了家庭治疗的天功。

青青KU:看来我们对ABA的定义不同☺️ 我知道现在的BCBA采用行为理论,但不是完全忽略家长的孩子的主动性。

易春丽:其实我就想问,如果一个训练小朋友不喜欢的话,他可以拒绝吗?他能拒绝得了吗?如果他想拒绝,而其他人没有读出来的话,那他是不是失去了自主性?当自闭症小孩不太会表达的时候,他会不会就是在训练中被剥夺?

Berxxiao:同意,在反对“牢头”和强制改变方面我们肯定跟易老师是同一阵线的,但完全没有行为层面的干预还是不现实。

易春丽:@Berxxiao 我的干预方法可能和行为干预是反的就是在没有什么特定危险的情况下,我们大部分都是听那个小朋友指挥,重要的是要关系好。一切的一切都是给关系让路。我陪过一个自闭症的小孩,在公交车站看了好几年的公交车。他喜欢哪个公交车站,我们就到哪个公交车站。小朋友的自主性绝对是通过他自己能决策才培养出来了。

青青KU:不喜欢的原因有很多,没有准备好是一种可能。易老师说与我说的差别,我认为是一种学科内的进步。而且我们的共识应该是这方向是可取的。您说呢?

小蒜-JHU咨询研二:我本科毕业的时候做过一段时间的ABA therapist 帮助的是一个非常high functioning的印度裔小朋友。ABA的整体架构我大体还是认可的,以fun social activity奖励为主,逐步shape小朋友的socially desirable behaviors。 他的爸爸是医生妈妈是药理学家,算是相当高知的人群了,可以看出在治疗手段上也是做了不少研究。但是到一定时间我有过和易老师一直的怀疑,这样高强度的训练以及整个家庭时间上的牺牲位的到底是什么?会不会对他人格形成上有不可逆的损伤?这个小朋友非常非常聪明语言能力也很好,唯一Autistic的表现就是比较轴,可是轴为啥就要扮过来?后来我和小朋友的妈妈交流我的这些感受,我说与其这样受罪,为什么不把时间花在培养他的兴趣和天赋呢?他妈妈也表示理解,但他们的出发点是,他们宁愿要一个平凡但先对正常能够进行socially appropriate交流的儿子,而不是有短板的天才。其实听到有点心痛,而且就在我和妈妈聊天的时候,这个小朋友走过来看到了我们在谈话,立马躺在地上开始哭,他以为我在和他妈妈说他治疗种不好的表现讲他坏话…讲真这几个月的经历对我也很traumatizing….

张梦悦:所以,说到底究竟缓解的是家长的焦虑,社会对少数人群的焦虑,还是孩子自己的病症呢?

易春丽:@小蒜-JHU咨询研二 我还真的做过一些中国自闭症行为训练人员的调查,调查他们的职业压力和心理创伤。他们真的是很创伤的,而且也没有人给他们做督导。他们的强行训练,对那个孩子来说是一种伤害,反过来对他们自身也是一种伤害。ABA绝对是值得怀疑的。我推测,在美国学术的压力下,因为这个方面比较好发表文章,所以很多研究者在下意识地掩盖ABA的缺陷。@小蒜-JHU咨询研二 我同意那个印度妈妈的最终目标,是社交要比较正常。但是方法绝对不是ABA。最重要的是,让那个小孩怎么能喜欢上他妈妈?所以他妈妈要先做调整。摸索出来,他妈妈要做什么,那个小朋友才喜欢她。当小朋友和她的妈妈能建立很好的关系之后,才能泛化到和其他人的关系上。

小蒜-JHU咨询研二:@张梦悦 institutional change毕竟有些遥不可及 家长的焦虑可能更倾向于从自己家孩子入手吧 毕竟得到诊断的自己的孩子 以后可能受罪的也是自己家孩子 有关所谓循证医学在心理治疗的应用以及家长自身问题这点我很同意易老师的观点。

徐启轩:关于循证医学它自然有它的局限,但我建议还是以科学本身去批判性得看待它,而不是以自身价值观和哲学观的差异去轻易揣测和否定,这样很可能只会演变成个人意见之争而不是学科的进步。

易春丽:对ABA我就是有个人意见,每个人的意见都是一种声音。并不是aba堆砌了一大堆所谓的科学假象,就能够阻止其他人发声。

谢东:@徐启轩 “以科学本身去批判性得看待它,而不是以自身价值观和哲学观的差异去轻易揣测和否定” 非常同意!

易春丽:aba很Push的。美国ABA专家一样不靠谱,家长一样要警惕。一个允许质疑的疗法就是邪教,ABA最有邪教的味道,但是披了科学的外衣。文章一;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4b2c3d5a0100qudu.html?type=6&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文章二: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4b2c3d5a0100quyu.html?type=6&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文章三: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4b2c3d5a0100qttj.html?type=6&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借鉴一下体育训练的说法,练成的是冠军,练不成的是药渣子。部分看起来练成,也未必,但是统计有显著差别,文章一大堆,ABA类行为疗法垄断了自闭症治疗的话语权,那些练废药渣子无处诉说,他们的诉说不科学吧,能发表在哪一个ABA杂志?@雷春 只听到过练成的。如果调查一下ABA没练成的药渣子呢?我们发论文的机制决定了药渣子被残忍地抛弃了,估计他们要打牙往肚子里咽,找谁说理?

雷春:@易春丽-北大心理 非常感谢您对这些孩子的极度关爱!很理解国内环境对自闭症孩子的伤害🙏🙏我的家长群有几百个家长,目前美国的还没有特别负面的反馈。如果治疗师的水平太差,肯定会有不良影响。但是,我希望您客观看问题,ABA不是魔鬼,用好了有帮助,用坏了有伤害,但不能全盘否定。谢谢您的讨论!🙏🙏🙏

易春丽:美国那个多ABA的Program,那是可以就业,有人念,入了这门自然要维护ABA,难道花了学费还会拆自己的台。ABA已经成为自组织的垄断平台。

家俊:想问一下,@易春丽-北大心理 易老师是什么背景的?

易春丽:@家俊 是说咨询背景?儿童家庭治疗师

家俊:是学术背景。

易春丽:临床心理,主要调查各种亲子关系,自闭症只是一小部分。

家俊:易老师咨询心理的背景可能影响到了您对自闭症ABA的看法。因为我很惊讶竟然在这个群能看到自闭症的内容,一般都是我们特殊教育圈内提的比较多。自闭症的亲子关系本来就是最难的,因为基本的交流沟通都很困难。而aba嘛,真的没有那么邪乎,首先很少会有人严格照着去做,一般都会结合各种其他方法。此外,圈子里aba也很少有人提及,基本上都会用各种进化版本。这个就像精神分析一样,我很怀疑现在还有哪位咨询师会只用精神分析来做咨询的。而且佛洛依德的理论也被后人不断的改进,尽管有人认为精神分析太过玄学了,或者以您的说法,很邪教。

易春丽:批评精神分析,真没听到有人回应说精神分析没问题,是咨询师的问题。没有哪个流派如ABA那么会推卸责任,ABA没错,错的是干预者,这才像邪教。

家俊:哦?推卸责任?这是啥意思

易春丽:ABA到处捞华丽的外衣,所谓进化,试图掩盖自己的问题,一边又说自己没问题,够分裂。

李非寒:没想到这个讨论还在继续…作为只断断续续看到讨论片段的人,我想要澄清一下,并非所有咨询心理背景的人都认为ABA是邪教。我也觉得本群作为专业人士的讨论群,进行专业相关问题讨论的基础是理性、科学、和开放的态度。

易春丽:ABA没问题,都是做的人的问题,这还不算推卸自身责任,ABA方法不需要自我检讨了。

雷春转:加州自闭症义工组织者经纬:易老师更多是站在家长的立场声讨当下ABA作为一个产业给A娃们造成的伤害。而不是攻击已经发展比较完善的ABA的理论体系。 ABA有很多精华部分像Discrete Trial Training (DTT), 视觉扫描,Antecedent-Behavior-Consequence(ABC)等等 ,对自闭症孩子初期干预是有很好的效果。但长期ABA therapy对behavior interventer的爱心,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求很高,但现实情况很不尽如人意。所以会给A娃带来副作用。我所遇到的A娃家长(美西低功能孩子为主)都只是把ABA当nanny或babysitting program 用。有些训练家长们是拒绝让孩子做的。参加过年度stanford autism conference 的人都了解能帮到A娃的有效方法是很少的。听过最高大上的应算是佛罗里达的一个自闭症短期强化训练机构, 一期费用$30,000。有家长花了$180,000也没太大效果。雷春回答:@经纬 谢谢分享!ABA不适合所有的自闭症孩子,这里几位专家已经达成共识。但也不能说它是邪教组织。高大上的机构可能是骗人的,昝教授也说了,中国如此、美国也如此。特教ABA是用在课堂和生活中的,不要去机构,不要脱离日常生活。

易春丽:我就是从根上攻击ABA理论体系。有我这种攻击者,ABA才能被有效制约。不可挑战的理论就是邪教化的。

雷春:经纬理解错误。转经纬:@雷春 我错了🤪[憨笑]市场上其他训练方法也都是ABA演化出来的。易老师用啥方法训练A娃?

雷春:这是最靠谱的自闭症科普 https://www.ted.com/talks/wendy_chung_autism_what_we_know_and_what_we_don_t_know_yet/up-next?language=zh-cn&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教育

Asperger家长群自闭症讲座: 运动康复

Posted on 24 12 月, 2022 By 凯波 Asperger家长群自闭症讲座: 运动康复无评论

Asperger家长群自闭症讲座:运动康复

讲员和笔记作者:北海

群主:雷春

2018年3月22日星期四 东部时间上午10点

神经系统运动康复前言

自闭症儿童的康复,从教育干预到心理干预,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自闭症的根本问题是中枢神经系统生理上发育滞后,功能上发展不完善的问题。如果不能从生理角度首先进行康复的话,这个个体就不能具备与其年龄相符合的能力。那么,任何教育干预、心理干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为干预的基础不牢靠。那样,教育干预只能迁就孩子的能力水平,在一个较低的台阶上去进行干预。
大家能够想象的到,其干预水平,仍然是一个较低的水平。那么效果也就一定不会太好。

大家可以看到、听到我上次在其他群里的讲座中提到:如果把大脑比作司令部的话,那么小脑就应该是参谋部(这是一种上下级的工作关系)。 最初谈及神经系统的功能问题时,学术届几乎忽略了小脑的作用。近些年来,人们开始注重小脑的研究。从解剖结构上看小脑的神经元佔有率,是颅脑神经元佔有率的一半。那么,近些年更深入的研究发现,小脑神经细胞的佔有率明显大于其他脑部位神经细胞的总和。还发现,所有上传的信息,都需要经过小脑的分析加工。

用一个更形象的比喻来形容大小脑的功能上的相互协调的关系:如果我们将人体比作一根粗大的木桩,这个木桩是由大脑控制的。要树立起这根木桩,想让它能够稳固地站立在那里而不倾斜倒塌的话,我们就要想办法加固它。加固这个粗大的木桩的任务是由小脑来完成的。

小脑从功能解剖上来讲,可分成三部分,它们管理着:身体平衡、肌肉张力、肢体动作协调。它们就像三根缆绳,从三个不同角度,牵拉着人体这根高高竖起的木桩,让它保持稳固的站立,还能够抵御风吹,和抵抗一般力度的冲撞。

前庭小脑(也叫原小脑,或者叫古小脑),它跟前庭器官有密切的联系,主要接收前庭器官发来的刺激信号;负责人体的平衡。脊髓小脑(也叫旧小脑),它主要接受脊髓上传来的刺激信号和脑干的信息;控制肌张力,负责身体的姿态,并且能够在运动中调整运动。大脑小脑(也叫新小脑),它的主要信号来源是大脑皮质和纹状体,传出纤维到脊髓,也回到大脑皮质;它负责肢体的动作协调,准确。就像一个单位的三个科室之间那样,小脑的这三个部位信息不是隔绝的,是相互沟通的。它们对彼此间的工作不是陌生的,而是协同工作的。小脑功能分区的这三个部分都涉及到与肌张力有关的功能,它们三者并非管理单一功能,而是相互配合的。三个部分的信息是互通与交换的。比如:以接受脊髓传入信息为主的脊髓小脑(旧小脑),同时也接受部分前庭传来的信息。这样就能使身体的姿势和平衡协调起来。还有,就是小脑的这三个功能分区,虽然各有主要的工作任务,但是,它们又都与肌肉张力的控制相关联。低肌张力的孩子更容易引起家长的警惕,能够较早地得到诊断。

新小脑在功能上是与大脑相匹配的,是小脑最重要的部分。从解剖结构上来看,新小脑占整个小脑的二分之一。原小脑和旧小脑一共占小脑解剖的另外二分之一。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大脑要有一个好的工作状态,是根本离不开小脑的帮助与协作的。如果说大脑管理着一个人这个个体,它指挥这个个体进行各种活动,那么小脑就是帮助和协调大脑做好对人体的管理工作。大脑可以对人体发号施令,而小脑只能参与管理,协助做好调节工作,而不能发号施令。

重要的是,我们了解到,中枢神经系统是与运动紧密相关的。无论是对外交流还是对环境的感受,都是在运动过程中完成的。

针对自闭症儿童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特征,我们采用运动的方法来加强对脑的刺激信号,尽量促使中枢神经系统的各个功能部位,协同起来工作。

一些被大家忽略的现象

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一个健康的成年人到老年的时候,会出现驼背、溜肩、行动迟缓等,一系列衰退的体态、体姿或步态。如果我们注意观察的话,一些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和我们自闭症的孩子,会更早出现这些类似的身体的姿态。我们会发现,很多没有运动康复的自闭症儿童,尤其是青春期以后,会出现驼背、低头、颈项前伸、探肩、溜肩,还有特殊的肢体与手指的姿态、步态。而这些在正常的儿童青少年中是罕见的。而同时,具有这些特殊体态的孩子,由于仅仅采用教育和心理干预的方法,对他们进行干预,其效果往往并不令人满意。

一个成年人的身体衰退,首先表现出的是身体平衡能力的下降;其次是肢体协调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的下降。自闭症儿童大部分都存在平衡能力,以及肢体灵活度和肢体协调能力等,小脑功能欠佳的表现。所以初级的神经生理康复,应该注重于,平衡、肢体协调、以及肢体姿态调整的运动项目。比如:轮滑、滑板类的滑行项目;还有自行车等,肢体轮替运动的项目;还有游泳,以及划船;跆拳道、街舞等。如果你觉得孩子的运动能力比较强的话,那么你可以让他去训练攀岩;你也可以让孩子去学习最基础的跑酷技术。跑酷技术的英文是Parkour,是很多肢体运动的自由组合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986218

肢体轮替项目对一些孩子比较有挑战,可以先一侧运动五次,然后换另一侧运动五次。当你看到孩子两侧基本一致之后,把轮替的数字递减,逐渐逐渐变成一边一次。游泳可以在旱地上练习,再下水。

生理康复的最基本指标

小脑这些能力的提升,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孩子的平衡能力、肢体动作的协调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反映在身体姿态上,接近正常孩子的水平,至少没有明显的缺陷,那么我们孩子中枢神经系统的最基本的能力,应该就是接近了正常孩子的水平,至少,应该是他们的小脑的症状消失了。

一些孩子似乎天生运动能力很强,但是并不代表他们的小脑功能就是正常的。高肌张力的孩子,或较早就能够站立、奔跑、活动量大的孩子们常常被家长误认为是“运动能力强”,甚至是“超强”,其实不然。比如我的儿子,小时候肌张力比较高,出生之后,脖子就很硬,没有新生儿软的那种感觉;有爬行阶段,但是是一种不正确的爬行姿势,一条腿是爬行,另一条腿是盘在屁股下面,那种爬的姿态,是一种半爬板半罗的姿态;很早就会站,站起来之后就是跑,站立和跑之间没有步行的过程。在其他同龄孩子还走不稳的情况下,我儿子不仅奔跑,像飞毛腿似的,而且还能从楼梯的最下面两三凳飞身跳下来。上小学在学校里,下了车一直就是奔跑状态。大家知道学校里是不容许奔跑的。这种情况直到上了中学之后,仍然如此。我们也曾经认为他运动能力很强,其实不然,五六岁的时候,他在跟同龄孩子一起学习骑自行车时,可以看出他的平衡能力和肢体协调能力大大落后于同龄孩子。现在我儿子十五岁,已经不再那样了,但是仍然有一只脚不是完全正确的状态。以前他的这只脚,是内八字脚,经过这么多年的矫正,现在基本正常。

自闭症康复,尤其是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的运动康复,需要多年坚持不断,才能有效。有人将成年的正常人、没有康复的自闭症患者、还有曾经的自闭症患者但目前已经没有自闭症状的,这样三组人群进行比较。在进行相同工作任务时,fMRI的功能图像显示:仍然是自闭症的患者,脑部位的兴奋区域,明显小于正常人;已经没有自闭症症状的康复了的群组,在相同的工作任务时,脑部位的兴奋区域,明显多于正常人。这与神经系统疾病后遗症的临床康复机理和效果是相符合的。比如脑卒中后遗症的康复等,不健康脑组织临近的正常脑组织,对病损部位的脑组织功能可以部分代偿或大部分代偿。当一部分脑组织受损,周边多部位的正常脑组织,起来代偿,以满足功能需要。这好像一个科室的成员病倒了,其他成员就一起来分担他的工作那样。

我的这一套中枢神经系统康复方法命名为:EBTEB
(Exercise Body to Exercise Brain)

附北海老师以前的讲座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6qaDVVzgKFG13uVfJOSr6g http://mp.weixin.qq.com/s/o8BbqYJDrOm92RlxP44KrQ http://mp.weixin.qq.com/s/yRB3OWG9_XfGKQ4fWnR2YQ

http://mp.weixin.qq.com/s/u0tbseTFSFKWAO1r5g9LEg

群友评论:

1. 群友:谢谢北海老师,谢谢雷春。讲得很好,好多时候我们忽略了孩子的身体信号。有些运动是我们小时候玩的不亦乐乎的游戏,没有大人教。我们现在要把这些传给下一代。比如跳皮筋,跳房子,捉迷藏,木头人等等。现在想来就是这些游戏锻炼身体和大脑。

2. 群友:北海老师,谢谢您的讲座。听您讲的孩子体态与神经系统的发育功能的关系,突然想到这些:几年前我不小心摔一跤,右脚掌(right foot)骨裂,当时穿一种固定骨位的鞋,近三个月才好全。然后右脚的肌肉无力。后来去做physical therapy,在therapist专业指导下,练习右脚的康复,后来就完全正常了,走路,跑步,滑雪,骑车,样样行。有个朋友,和我一样,摔跤部位相同,治疗过程相同,但是,她觉得physical therapy太贵了,没啥用,就没去做。她后来康复的慢………如果孩子有驼背,外八字等体态问题,又不怎么喜欢运动,或抗拒运动,也许可以去试试physical therapy?也许可以physical therapy和运动康复相结合?其实现在回想起来,physical therapy是教一些针对某部位的肌肉的锻炼方式。specific movement and exercise intensity.

北海老师回答:像这种远端的肌肉无力或者萎缩,分两种情况:第一种就是外伤引起的神经损伤,相应神经所致支配的肌肉失去神经的控制与滋养,肌肉出现萎缩;第二种就是费用性萎缩。你这种情况外伤以后,经过三个月的固定,应该属于肌肉的费用性萎缩,肌肉无力。具体PT针对你的情况所进行的手法治疗,应该是非常有针对性的。你的朋友应该可以去试试。

3. 群友:非常感谢北海老师详细的介绍和讲解,特别是对于运动肌肉和小脑发达程度的区别,很有作用。孩子比较固执,在游泳,轮滑,滑雪等项目中,如果姿势不够标准,不喜欢家长指出,家长应该以鼓励为主,任其姿势如何,还是加强姿势辅导?

北海老师回答:我认为孩子比较固执的这个方面,很多家庭都能够碰到。那么,这就要看家长使用什么样的办法,而且这个办法是不是适宜孩子?其实,家长在面对自闭症孩子的时候,不仅仅是某一方面的技术问题。家长应该学一些教育心理方面的知识,在跟孩子交流方面,学习其他家长的经验和他们的一些方法。我现在没有面对过这样的孩子,如果孩子遇到了类似的情况,我会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来想一些解决办法。

4. 群友:谢谢北海老师无私分享!能不能推荐书关于如何帮助孩子运动恢复。群里不少像我一样的家长也意识到运动恢复重要,但是具体怎么操作,我们都不系统。我们都是篮球、足球、冰球、游泳、自行车轮着来玩,送外面学和打球。但是孩子行为问题,心理问题还是一大堆,提高到了一个瓶颈。如何科学帮助孩子运动恢复,是我们很关心的。

北海老师回答:你说的很对,这是个问题。我们家长对如何帮助孩子运动,如何上手的这类问题感到非常困难。我的经验是,从视频上看一些美国教练如何训练低龄孩子的视频,从中得到启发,来用在自己孩子身上。

5. 群友:还有一个问题,我儿子在冰球队,滑行技术一流,我长期给他私教。他其他运动能力外表看来不错,除了打配合很差。可是也有你提到,不会走路,都是跑。外八字,而且有点驼背。今天听了你的讲座,揭谜。 实际上他的运动能力是不是还是差?

北海老师回答:你想找的资料,如果网上搜不到那就是没有。我跟大家分享的,都是我自己的一些经验和体会。整个神经系统运动康复这一套思路,这些想法是根据我自身的临床经验,以及神经系统的知识来总结出来的。你谈到你孩子的滑冰问题,如果是我面对这样的问题时,我会请求教练,教孩子一些拼抢技巧,来提高他的竞赛的技术水平。

6. 群友:北海老师,最近还有个流行的neurofeedback 来regulate AS 的脑。我们做了一段时间,脑电图显示有效果。可是娃外面还是一堆行为问题,这种neurofeedback 到底对小脑康复作用有多大?

北海老师回答:对小脑没有帮助。这类方法好像都不确定。

7. 群友:谢谢北海老师的讲解,非常受益!使我在孩子身上经历的一些现象和疑问也豁然明白了,再次感谢[玫瑰]

8. 群友:您提到了高肌张力、灵活度、控制和协调。我就这几个点提些问题。1)高肌张力和灵活度有一定关系吗,尤其是关节灵活度?我发现小朋友在游泳尤其是仰泳的时候,左胳膊抡不圆,他是右利手。2)怎样区别控制和协调?我觉得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比如说能控制好,协调度自然高,这里面都涉及到Sync、timing 和 rhythmic, ,也就是说如果时机、节奏和力度等等都控制的好,协调度自然就高。谢谢!

北海老师回答:应该是肌张力与灵活度有没有关系。高肌张力和低肌张力都会对灵活度产生影响。但灵活度不仅仅跟肌张力有关,小脑还有另外一个功能,就是它可以为运动定时。一个人的灵活度不仅仅受控于肌肉的张力,还与肢体的协调能力有关,而且还涉及到大脑的发号施令问题。这个问题很复杂。你说的第二个问题,可以用轮替运动的方法来训练。控制和协调并不能决定一切,一个人的运动、动作不仅仅是有这两条来决定了,它涉及到许多方面的问题。还是我之前说过的那句话:“不是简单的大脑制造了复杂的问题,……”

9. 群友:我刚和同事(美国人)提起这个,他家a娃,说也是类似的用运动改善症状。他们用一个anat baniel neuromovement program , 我没调查没有发言权。也是从运动着手。我觉得北海老师您的思路清晰,也比较系统,我好好学习。

10. 群友:关于运动,若家附近有中国武术班,我觉得可以让孩子学学,其实中国武术的入门课,就是训练平衡协调。

教育

Asperger群心理咨询师Sylvia van Meerten问答

Posted on 24 12 月, 202225 12 月, 2022 By 凯波 Asperger群心理咨询师Sylvia van Meerten问答无评论

Asperger群心理咨询师Sylvia van Meerten 问答记录:

群主:雷春

介绍人:群友Lynn

Website:www.empowerautism.com

1. My kid has a hard time accepting failure. He often melts down when he loses a game or gets a bad score on a math test. How can I help him deal with it?

This is so common for kids with autism or aspergers. Many kids have a hard time making an accurate prediction about what will happen in a high pressure situation, and they imagine themselves being perfect. I would write a note (or an email or a text) to your son a week or a few days before a game or a test and tell him that you will be proud of him for working hard, but he doesn’t need to be perfect. Tell him that making a mistake is part of growing up. Make a specific plan with him for what he can think and say if something goes wrong.

Read More “Asperger群心理咨询师Sylvia van Meerten问答” »

ADHD 多动症, 教育

科罗拉多州滑雪圣地之一:Beavercreek初学者的天堂

Posted on 24 12 月, 2022 By 凯波 科罗拉多州滑雪圣地之一:Beavercreek初学者的天堂无评论

科罗拉多州滑雪圣地之一:Beavercreek初学者的天堂

作者:雷春

2018年3月14日

科罗拉多州有好多个美国甚至世界一流的滑雪场,其中,Beavercreek滑雪场是我至今为止最喜欢的。这里非常适合初学者、有小孩子的家庭 及年长的滑雪者。我是四十岁开始学滑雪的,作为妈妈,非常怕孩子受伤,也害怕自己受伤。试过其它几个滑雪场,常常是人多,或者技术好速度快的滑雪⛷️滑雪🏂多,令我紧张,很难学会应有的技术,也不享受滑雪。

Beavercreek为初学者提供了最安全、方便的学习环境。如果你是一个和我当初一样谨慎的初学者,最好的住宿酒店是Hyatt。不仅有雪板和雪靴的全套服务,而且就在初学者练习场旁边。坐很短的滑雪缆车🚡,上到滑雪练习区,可以看到适合各种程度初学者的电地毯Magic Carpet,从短的到长的,还有专门为单板🏂练习用的。

这是初学者们从缆车下来后再穿上雪板。

滑雪学校的小朋友和教练在做准备。

这是离缆车最近的长度最短的Magic Carpet电地毯练习区,完全隔离,不会有任何人吓到第一次练习滑雪的大人和孩子。

这是紧挨着第一个练习区的Magic Carpet,至少长了一倍,没有单独拦起来,能上这个电地毯的人已经有一点控制能力了。

这是第三个Magic Carpet,比前一个又长了至少一倍。掌握好这个练习区的人,就可以到下一个小的lift chair练习了。

在那个最长的Magic Carpet旁边,有一个专门为snowboard单板🏂练习开设的Magic Carpet练习区,不受任何干扰。

不远处是一个两人座的chair lift的上端。

在最长的Magic Carpet练习熟练之后,就可以滑下这个坡,到达那个两人座的lift的底端,练习上下lift。

这种速度慢、座高低的lift在很多滑雪场都是没有的。很多初学者很容易在那些速度快的lift上land着地下来时摔倒。这个是最安全的最容易的lift,我是在这里客服了恐惧心理才去速度快的lift的。

成人Group Lesson的学员们。

这是两三个Group Lesson班的小朋友们。

这是Snowboard Group Lesson。

小的Lift没有问题后,就可以坐6人座的Centennial Express lift和4人座的Cinch Express lift上到山顶,到达Red Buffalo Park。

这里有8条绿道,是滑雪学校和初学者练习的好场所:1. 因为海拔高,积雪不会融化而结冰:2. 也没有那些滑速高的人干扰;3. 难易程度不同的滑道可以让你得到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4. 一览众山小的美景,令人心旷神怡。

这是滑雪学校的小朋友和成人取暖、休息、吃Cookie的专用房子,在Red Buffalo雪道的顶端,去年以前对一般人也开放,我女儿小的时候经常光顾这里,她手脚很容易凉,即使用了hand warmer和toe warmer也还是喊冷,而且山顶如果刮风,就更是需要在这里避一下。

这个山顶的厕所也很贴心,脱下雪板就能上厕所。

这张Red Buffalo雪道入口是我手机拍的。

这张Red Buffalo雪道入口照片是网上下载的。

Sheephorn是绿道里难度最大的,有两段堪比蓝道。为了避免初学者误入,加了这个Skill Zone标识。

Sheephorn雪道的中下段有这种标记,愿意练习downhill ski的人可以寻着这种标记滑,转弯不会太早。

这8条绿雪道和大部分蓝道、黑道都是头天晚上经过snowcat雪车梳理groom过的,使得滑雪板更容易控制。

这张groom的雪道照片是网上下载的。

上Lift的地方有很多安全措施:1. 小朋友会被工作人员从后面拉一下,尽量坐稳,避免掉下去;2. 如果没坐好掉下去,如这张图的父女俩,马上会有工作人员停机、帮忙扶起,重新上lift,对小朋友还百般安慰。

Red Buffalo的绿道练习好了,就可以到半山腰的Rose Bowl练习蓝道和黑道。左边是蓝道,右边逐渐是黑道。Rose Bowl在天气恶劣的时候往往是避风港。这里雪道非常宽,比较容易从绿道过渡,风景美不胜收,是我最喜欢的雪道之一。

这里的滑雪学校还有盲人教练,今天正好看见一个教练在带着盲人孩子滑雪。

山上有专门为小朋友设计的雪道,Jack Rabbit Ally是我孩子小时候最喜欢的穿越树林的雪道,有小桥、印第安人帐篷等。沿着树林是正常雪道,我们一般会在旁边滑,或者到下面等。有一次,儿子下来了好一会儿,女儿还没下来,后来被一个教练带了出来,她撞上了一棵树,然后迷失了方向。由于ski patrol和滑雪教练出现频率很高,有困难的人总会得到帮助,而且这里其他滑雪的人也非常友善,几乎没有不帮忙的。有几次我发生Panic Attack,僵住动不了了,不一会儿就有人主动问我是否要帮忙。

Bighorn Sheep大角羊Bob的雪雕。

狐狸Fred的雪雕。
山里有至少四个这样不同山里野生动物的雪雕像,旁边还有这些动物的相关知识。我在Lift上听见一个教练和两个4岁的孩子讲这些动物的名字,并数数,孩子们在快乐的滑雪过程中又学到了自然知识和一点数学。Birds of Prey是1999和2015年滑雪世界锦标赛使用过的雪道。

Raptor是另一个赛道。半山腰还有给任何想尝试的人使用的赛道。山底下还有给几岁小朋友尝试的赛道。

下山的选择有:1. Centennial Express是Lift和缆车🚡混合的,可以坐缆车下山(上图);2. 只能滑绿道的初学者,可以很容易地沿着Cinch绿道CatWalk下山;3. 能滑容易的蓝道的人可以沿着Gold Dust蓝道滑到山下;4. 黑道。

即使在最忙的季节,这里的雪道相对其它雪场总是比较安静。

Beavercreek 雪场还有其它雪场没有的免费cookie甜饼和hot chocolate热巧克力。早上可以看见穿戴像厨师👩‍🍳的工作人员在Lift旁和village村里发cookie甜饼。第一批上到Centennial Express顶的人还有热巧克力喝。一些Hotel 宾馆(我住过的Hyatt和 Charter)的大堂在下午3点以后会同时供应免费的甜饼和热巧克力。

今天的天气很暖和,山坡下的很多餐馆都可以坐在外面享受春季和煦的阳光和一流的美食。BeaverCreek Village不大,但非常family Friendly:有滑冰场、商店、餐馆等。所有的街道都是加热的,不会积雪、不会有冰。过节期间有冰上花样滑冰表演、音乐表演、圣诞老人等。

想尝试学习滑雪的朋友,有机会不要错过这个滑雪胜地:https://www.beavercreek.com/ 有不同的滑雪课程可以选择,还有20多种不同语言的教练,包括说中文的教练。

附几张去年的照片:

Beavercreek的住宿是比较贵,需要节约费用的朋友,如果有车,可以选择住在离这里半个小时左右车程的Silverthorn、Dillon、或Frisco,那里有很多不是太贵的motile汽车旅店和Condo。科州 以外需要坐飞机的朋友,可以飞到Denver丹佛或者Vail韦尔,两个机场都有shuttle车送客人到住宿的地方,不习惯开山路和雪路的朋友,机场shuttle是很安全的选择。

教育

文章分页

上一页 1 … 6 7 8 … 25 下一页
  • 憂鬱症怎麼吞噬了一個哈佛才女?精神科醫師深入解析電影《我的憂鬱青春》
  • 如何在美国公司晋升 – 提高沟通能力最重要
  • 国家药监局批准默沙东新冠病毒治疗药物
  • AFI & ANACP 《 答“疫”解惑》
  • 我们在更新有关文章
  • ADHD 多动症
  • AFI 讲座
  • Mrs. Pfahnl’s Bio A Lab
  • 学中文
  • 忧郁症
  • 教育
  • 新冠疫情及医疗健康
  • 本站消息
  • 特殊教育
  • 美国中学
  • 美国大学
  • 美国教育通讯
  • 职场提升
  • 雷春科普

Copyright © 2025 美国教育.

Powered by PressBook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