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春杂文:美国医生的妻子
初稿 2015年 6月
一、缘分注定
与先生的缘分是在我研究生毕业面试工作时。我的老板是个德国人,本来是德国的外科医生,由于对科学的热爱而放弃行医,在医学院做研究。他有着德国人的严谨和执着。我毕业前在一个科学会议上投了简历,他看到后认定我是他试验室需要的人,与我的导师在电话上聊了一个小时就决定要我。我们本科生化班在美国的十几个同学中大部分在东北部,而且我老板所在城市刚刚发生了枪击德国游客的事件,显得很不安全。老板看我有点犹豫就自己出钱买机票让我去面试,并住在他家。在实验室第一次见到先生,他是老板的MD/PhD学生,看起来像个高中生,他女朋友医学院刚毕业要去另一个城市做住院医,那天也来了,很秀气的一个印度女孩。老板在介绍实验室的情况时不停地夸他。我只是觉得老板把实验室的年轻人都当他孩子一样,很温暖。此行注定了我和先生的缘分。
二、恋爱开始
和先生的恋爱是我意想不到的。他当时在医学院已经有4年,两年的基础医学课程和两年的研究。他还要做两年的PhD基础科学研究及两年的临床学习才能拿到双学位。他的女朋友的家在本市,她的母亲是本医学院的医生和教授,她也每月都回家一次看父母。我当时在经历人生的变故,第一次的婚姻经过5年的挣扎而终结,加上青少年期所受的孽待一起引发精神忧郁。我们实验室的规模不大,当时除了老板只有我们两个人。不知哪天开始他成了我的听众:儿时颠沛流离的生活、艰难的环境、领养我的姨妈对我的虐待、好强的我一次次挑战逆境、婚姻的失败……。他年龄比我小三岁,当他做小孩子也不过分。一天,他告诉我学校的学生活动中心有中国电影,问我是否有兴趣去看。我糊里糊涂地和他有了第一次约会。电影结束后他邀请我去他的公寓我才意识到他的心思。我瞪大眼睛说:“你每次和女孩子看电影都邀请她们去你的公寓吗?”他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脖子,眨着蓝色的眼睛说:“不是。”
三、步入婚姻
我们很快就在一起了。他在感恩节时带我去见他的父母,并告诉我他从来没有带女朋友去过他家,我当时半信半疑。假期结束回到实验室后我们就成了系里的新闻。他的前女友也知道了,当天和他通了很长时间的电话。我刚开始不知到是谁,过了一个小时,他还在电话上,我才问他。当时已经到了下班时间,我生气地拔腿就跑。他紧追了出来,眼里含着泪花急切地说:“她不是我老婆!”
圣诞节他又把我带到他家,这次对大家都是一个措手不及。婆婆是德国人、公公是奥地利人,他们圣诞节前夜的传统是家人一起吃饭、拆礼物。这么多年一直是他、他弟弟及父母四口人度过的,祖父母们都没有参与过。先生在没有通知父母的情况下把我领入家门。他事后说想给父母一个惊喜。他确实是惊着他们了!
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他妈妈对他提出了不少担忧:中国人的英语能和他好好沟通吗?是不是为了绿卡而和他好的?等等。但他都是轻描淡写地提提而已。我们几乎是一周7天每天24小时地在一起。感恩节、圣诞节还是照样带我去他家。
由于老板的智慧和他的勤奋,他的研究非常顺利,不到四年就完成了多篇文章的发表和论文答辩,很快就要离开实验室回到临床学习。他决定在他论文答辩之前去领结婚证,但介于父母的担忧,没有告诉他们。他医学临床的学习比研究要紧张很多,我只好通过选心理课和修一个计算机学位来填充空余时间。
在拿了结婚证一年半后我们终于得到了双方父母的祝福,举行了正式的婚礼。嘉宾除了双方父母和他弟弟弟媳基本上都是我们系的同事和当地的朋友。老板做了婚礼主持,讲了很多我俩恋爱时的趣闻。
四、生子与毕业
儿子是在先生医学院毕业拿到证书前出生的。我没有让父母来帮忙。由于先生的研究成果也算医学临床的部分学分,因此在儿子出生前就不需要去上课和临床实习了。他是个比我懂得如何给宝宝换尿布的没奶的奶爸爸。刨腹产的疼痛和儿子每一两个小时就要喂母乳的辛劳让我精疲力竭,多少有点产后抑郁症,有时甚至想把儿子扔到窗外去。先生的陪伴帮我度过了前三个月最艰难的时光。他见我情绪不好时总是抱着儿子说:“你看,宝宝多可爱啊!”
住院医的医学院定了之后就得考虑搬家。当时儿子刚满月,先生和婆婆一起去找房子,发照片给我。我只是要求厨房要有能装抽油烟机的外墙,其它都不重要。儿子两个多月时我们搬到了新家。为了让姥姥姥爷尽早见到外孙子,我们在他不到百天时回到了中国,从南到北见了不少朋友和亲戚。先生印象最深的是在长城上被好心的大爷责怪我们把这么小的宝宝带出来吹风。
五、女儿与住院医
先生决定做内科,这是为期三年的相当于博士后的临床培训,也是做医生过程中最难的阶段。我突然变成了“单亲”妈妈!那时,住院医的工作时间没有上限,他在科室轮转时曾经有晚上十一点回家早上四点离家的一个月,儿子整个月没见到他,都不认识他了。第二年,全美的住院医有了一周工作最多不能超过80个小时的规定。他一年只有10天的假期,还不允许同时休,一次最长是5天。在儿子一岁半前,我是全职妈妈。当时小区里的中国人很少,孩子的玩伴都是美国孩子,每周轮流到各家玩几个小时,这多少给我孤独的单亲生活增加了一些乐趣。幸好邻居有一家中国人,他们孩子的爷爷奶奶来探亲,我就几乎天天都带儿子去他们家。他们的小女儿在上幼儿园,白天不在家,我们就建立了犹如一家人的亲情。一次,儿子在我除前院杂草时,从我家门口爬到了邻居家门口敲门,令奶奶又心疼又惊喜。儿子一岁半时进了幼儿园,我又回到医学院做研究。
我的第二个份工作的老板是个血管外科医生,面试时我提出了可能生老二的问题,他居然欣然接受,给我绝对的自由。刚开始工作我就又怀孕了,接着是令人难以置信的911的惨剧,深感生命的脆弱。儿子在幼儿园很开心,工作比在家带他要轻松多了,直到差四周要生时我的父亲才过来帮忙。先生这次无法请假陪我待产,我也没当回事。生女儿那天他自己还在急诊室值班。我觉得有规律的宫缩,但不疼。医院说可能是假宫缩,让我放松。先生有些担心,问我是不是应该陪我,我说你去值班吧,有事我会打你的BP机,暗号911。半夜一点我突然清醒了,无法入睡,就起来看书。三十分钟后突然咯噔一下,好像开启的一个开关,阵痛扑面而来,令我无法呼吸,间隔仅两分钟。我赶紧打电话去产科,他们叫我立即过去。给先生的暗号也随即播出。他没有片刻迟疑地回了电话,告诉我打真的911,叫救护车。我坚决不同意,不愿意吵醒父亲和儿子,要求他快点回来。我在淋浴中减轻疼痛,估计他快到时就跪在门口,他一按喇叭我就冲上车。女儿在我们极为狼狈的情况下,迫不及地在进产房后一个小时就出来了。没有相机、没有录像,妈妈只穿了睡袍,爸爸还身着医院的手术服。
女儿的顺产、她贪睡的个性和我父亲的帮忙都使我很快恢复,一月开始上半天班,两个月上全天班。我母亲安排好我妹妹的孩子后也来帮助照顾两个孩子。先生对我父母非常随和、从不挑剔。中国人的饮食他都尽量接受,不需要为他另做西餐。有时候他实在不喜欢就很少地吃一点。
先生PhD的研究是关于细胞间的电信号传导的,他也一直对心脏的电传导感兴趣,恰巧一位心内科的医学院心内科教授看上了他的研究,提前一年录取他去这家在心内科方面全美顶尖的大学做心脏专科培训Fellowship。这是个大城市,我们又面临找房子的问题。女儿刚刚出生,不便坐近6个小时的车。婆婆再次和先生利用网上信息和周末时间去看房子,这次是以学区和廉价为标准。最后定了比当时住房小600平方英尺,有47年的老房子。我父母要和我们挤在这个房子里可是不太容易,于是我决定加盖一个套间。找了当地的华人建筑师画图、估价、推荐工程人员等,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完成了800平方英尺的加盖工程。我们顺利地卖掉住了三年的房子,在他专科培训之前举家迁入舒适的新家。
六、心脏专科培训与全职妈妈
心内科的专业培训有学术和临床两个培养方向。我先生由于出众的研究能力被提前录取到学术培养方向,他要做两年的研究,再做两年的临床。如果只是临床培养,当时很多学校是三年毕业。他做研究的两年仍然要定期去病房查房,但研究时的时间大部分是自由支配的,不是特别紧张。又有我父母帮忙,我就在他的同一所大学找了医学研究的工作,刚开始也在心内科,继而做了细胞生物学。后来父母签证到期,孩子们就都上了幼儿园。儿子五岁要上学前班时先生也完成了研究要回到临床的培训。这时我就面临着是否工作的问题。
先生做心脏专科培训的Fellowship,在上班的时间上也许比住院医Residency少些,但更无法预测,夜班更加频繁,而且责任大很多。回到家里除了疲惫,心情也会由于病人的状况而有所不同。一次,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女孩得了心衰,他们全力抢救无效,走了。他为此沮丧了几天;但另一次,他很高兴为一位美国前总统做体检,领略伟人的风采。我上班回来管两个孩子也是很累,儿子又要开始游泳、弹琴等活动。我征求先生的意见,他说只要我高兴,怎么样都行。到底是请人帮忙,还是亲力亲为,实在是纠结。
当时由于上班,和孩子们交流时间不多,他们没一个会说中文。同时,一个在中国的儿科用抗生素制药公司任总经理的同学请我做顾问、翻译文献、开国际会议等,很灵活。经过再三考虑,最终,我决定辞职。暑期带孩子们回国看姥姥姥爷,并和我妹妹的女儿玩得很好,这使他们有了学习中文的动力。儿子开学后上了中文学校,我也开始帮忙,对教中文有了兴趣,成了中文老师,转眼已经十年 。
七、心脏电工培训
心内科的培训结束后就可以做心脏的普科医生。但先生对电的情结使他决定继续做为期一年的心脏电生理的培训Sub-Fellowship。这个高度专业的专科医生的英文是Electrophysiology Cardiologist,或者简称EP Cardiologist,说白了就是“心脏的电工”。另外,疏通血管和放支架的心脏科医生是“心脏的水管工”。他的敬业精神和在心脏细胞电传导的研究赢得了他做住院医时的医学院这方面专家的青睐,他没有通过正式申请就进了“心脏电工”的培训项目。
为了一年搬家很不值,因此我们过了一学年两地分居的生活。我父母又来帮助带两个孩子,给予我们无私的支持。他每月都安排回来一次。我在孩子们有假期时也开车6个小时去看他。这真是最艰难的一年,家里所有的事情他都几乎无法参与。
八、工作和生活的选择
先生本科后经过8年的医学院学习和8年的临床培训终于可以正式成为医生了。他有两方面的选择:进医学院做科研和临床兼顾的教授,还是做私立医院的医生。当时美国财政紧缩,NIH国家卫生总局的研究经费也骤减。先生是个动手能力强但不善于写作和交际的人。他在学术圈里的优势不是特别强,花很多时间申请经费,建立实验室,就比较难有精力去看病人;他对病人的同理心及对心电方面渊博的知识一定会使他成为一个一流的心脏科医生。我们决定应该最大限度地发挥他的长处,为病患服务。
先生通过对几家医院的了解,决定到一个人口只有9万人的小城工作。这个医院是这个非营利组织遍布美国几个州的22所医院的一个,他会是这里唯一的“心脏电工”。这个城市距离大城市约一个小时的车程,有一所师范大学和中西部地区相当长的历史,以农牧业为主。我们面临再次搬家。通过大学里的中国教授,我了解到这里的中国人屈指可数,学校排名也比邻近的城市差。但为了支持先生的工作,我们决定搬到这里。我周日开车40分钟去相邻城市的中文学校。
由于先生是唯一的“心脏电工”,他的责任重大。为了把错误率减到最低,他每天早上4:30起床,5点到医院做准备工作,比其他人早近两个小时,认真读病历和安排好全天的工作。10分钟的车程对他是极大的帮助。他第一年就成绩斐然,获得了很大一笔奖励,并为稳定的病人来源做出了贡献。医院的心脏科发展迅速,三年后就又招了一个“心脏电工”,他的工作日程明显好了很多。
刚刚搬来时儿子上小学三年级,我们找了在当地最好的公立小学,当时在GreatSchool.org上是8分。邻近中国人较多的有HP、Intel等大公司和州立大学的城市的小学有很多的10分和9分。我告诉先生,小学成绩差一点没关系,最主要是培养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这所小学的一切资源。我们买了栋离学校只有两百米远的被银行收购的房子,一是减轻先生的经济压力,二是可以使我更容易地去学校做志愿者。先生每天做的都是与生死相关的工作,不可以分心,有事时打电话给他是不可能的。智能手机为我们的交流打开了很重要的平台。我不再像从前那样感到无助、没法和他商量,他迟早总会回答我的问题,虽然是延迟的回答。
三年后,儿子上了初中,我们还是坚持住在这座城市。但由于初中太差,我不得不和其他不满意当地初中的家长组团送孩子到10英里以外的一个新建的初中上学。但我们明显感到,这附近的高中不适合儿子。这样,在先生工作五年后搬到了学校较好的那个城市,他却需要单程开40分钟的车去上班。
九、有意义的生活
孩子们的初高中都有很丰富的课外活动,主要还是由我接送他们。惊喜的是,在我们搬家后半年多,先生的医院在我们所住的城市扩建了一个新的分院,他也开始可以部分时间在离家近的医院上班了。
除了家里的琐事、照顾孩子和先生,我最大的爱好是边听书边种菜。我涉猎的书籍大部分与教育和心理有关,孩子们也会介绍一些书给我。今年年初《青少年大脑》一书的问世,激发了我写笔记的热情。随着对我笔记感兴趣的朋友的逐渐增加,我被邀请入了不少东西海岸的与教育相关的大群。随着对特殊心理群的需要,我成立了“选择性缄默”和“儿童多动症”,同时帮助维护“自闭走向未来”、“Asperger父母群”和“tics 抽动症”群。这些都是纯公益的群,给特殊孩子家长交流和互相帮助的平台。同时又协助组建了一个专家群,群里汇集了与特殊教育相关的儿童心理医生、临床心理博士和教授、特殊教育博士和教授及研究员、高校前校长、学校心理专家、行为分析师等一些经过核实的志愿专家解答问题。微信为我提供了利用我的知识了来帮助更多家长和孩子的机会,也给了我一定的成就感。
十、新的挑战
就在一切都似乎完美的时候,今年的七月中,先生病了。最开始的一两周处于极度的焦虑,随着治疗方案的确定和治疗结果的明显好转,一切又慢慢步入正轨。现在把先生当家里的老三来养,每次都要陪他看病:预约、检查和向他母亲和弟弟汇报结果,提醒吃药,尽量保证睡眠,避免过度劳累等等。每次他都是最早一个看他的医生,之后就接着去看他自己的病人,他没有为自己流过一滴眼泪,这着实让我心痛。也许是眼泪都让我一个人流完了。
先生的病况我们都如实和孩子们讲清楚了。他们也相当懂事,尽量不让我操太多心。
生活永远是富于挑战但又是美好的。珍惜每一天和身边的每一个人。
注:这篇文章原来起笔于天目山群的眼科医生讲座之后,分享做医生妻子的不易。经过暑期家里的变故,现又加以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