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春西藏游记(五、看珠峰日出和返回日喀则)
作者:雷春
第五天(6月8日),夜里,雨声未断。天刚蒙蒙亮,帐篷外面响起了清脆的鸟鸣,雨终于停了!早上6:55分,导游告诉大家,此刻天空放晴,是看珠峰的最佳时机。真是难以置信!我怀着忐忑的心情随着家人,匆忙出了营帐,往珠峰方向走去。昨天仅可以依稀窥见的山坡,今天有了鲜明的轮廓!一夜的雨雪,给珠峰披上了银装。导游说,雨季到来之前,珠峰的雪不多,这场雪很及时,使得珠峰更壮丽了。虽然山头还在云层里,但大部分清晰可见。此时,7:05分。珠峰大本营海拔5200米。7:15分,天空突然变得色彩缤纷。金色的朝阳抹上了山尖。随着光线的变化,立体感更加强烈。珠峰峰顶显得愈加神秘。这时,营帐方向出现了一团大雾,缓缓压来。7:40分,晨雾笼罩了整个山谷,珠峰几乎看不见了。几秒钟后,我们被浓雾吞噬,只能摸索着走回营帐。日出的朝阳,仅持续了25分钟。我们非常幸运地目睹了这个过程。看日出的人群远少于头天傍晚,估计不少人错过了。下山时,看见有进山的车,是住在镇子上的人,他们只能等雾散了才能看见珠峰,但朝阳已逝。上路不久又下起了雨、雪和冰雹,不知道珠峰大本营那边情况如何。左侧的霞光、远处的珠峰和天空中的一弯明月。一弯明月。
右侧的一个山头。另一个云雾缭绕的山头。珠峰海拔8844.43米。我们到达的大本营是珠峰的四个营地中海拔最低的,也是一般游客唯一可以到达的。这个牌子后面不远是“游客止步”的告示。能够相对健康地来到这里,而且亲眼欣赏到珠峰日出的景象,深感幸运。从这里到珠峰还需要40-50天的时间。攀登珠峰的花费很大,仅许可permit就要2千美元,行囊、导游、随行车、司机、厨师等,要约5万美元。每到达一个营地都需要至少停留一周来适应和调整高原反应。到达最后一个营地后,登到山顶前,只能在山上搭帐篷,住一晚。如果早上天气好,就要迅速登上山顶,停留10分钟后,谨慎下山。导游说,很多人不是上山时遇难,往往是下山时,在放松警惕的状态下,不小心滑落或迷路,遇难。每年珠峰至少有10人遇难。
珠峰大本营唯一可见的花是地梅,像苔藓一般贴着地面,生长在贫瘠而寒冷的地方,可见生命力非常顽强。离开大本营的路上休息时,看见一些野花,星星点点地点缀着坡地。
二裂委陵菜。鸢尾。紫花地丁。云雾雀儿豆。长叶点地梅。二色棘豆。花南星。达乌里黄耆。海拔接近拉萨的路边发现的黄苞南星。川西白刺花是一种灌木,有时路边可以看见漫山遍野地紫色,应该是适应性最强的灌木之一,对西藏的水土保持有很大作用。看完日出,回到营帐约8点,女主人做了薄饼pancakes早餐,松软香甜。约8:50分,我们离开了珠峰大本营。回到日喀则的藏式宾馆时是下午5点,司机尼玛师傅的家在这个城市,晚上就不打扰他了,让他有机会和家人团聚。休息两个小时后,7点钟,Penpa借了一个朋友的车,带我们去最有藏族特色的餐厅吃饭。餐馆的前厅似乎是一个博物馆。各种藏族历史的收藏。服务员藏族姑娘笑容可鞠地请我们入座到主厅里离舞台最近的位置,此时客人还不多。Penpa点了这个餐厅最有特色的几个菜。
炒土豆、红椒、青椒、莴笋、牦牛肉。
鲜美的白萝卜牦牛肉汤。藏式特色的馒头。藏甜茶。香脆牦牛肉骨。干炒红椒牦牛肉丝。炸土豆丸子。
晚8点,整个餐厅座无虚席,大家边吃边看起了表演。
这是藏族传统剧,老者的演唱抑扬顿挫、荡气回肠,面具下年轻人的唱腔生动、有力,有幸近距离欣赏。希望这个文化可以继续传承下去。这些活泼可爱的藏族姑娘既是餐馆的服务员,也是表演者。她们时而窃窃私语,时而嬉笑玩闹,时而载歌载舞,显得非常自然洒脱。
这些小伙子也是身兼二职,除了餐馆工,他们还会弹琴、唱歌、跳舞。
姑娘们的舞姿虽然不能算专业,但却是快乐生活的体现。
回到酒店已经是晚上十点,没有感到有高原反应,非常感恩这幸运充实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