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美国教育

教育 – 家庭 – 心理 – 健康

  • 首页
  • 美国教育博客
  • 专栏文章
  • About
  • 联系我们
  • Privacy Policy
  • 雷春
  • Toggle search form

雷春读书笔记:《我在美国做学校心理学家》(1.2)

Posted on 24 12 月, 2022 By 凯波 雷春读书笔记:《我在美国做学校心理学家》(1.2)无评论

雷春读书笔记:《我在美国做学校心理学家》(1.2) 作者:谢刚博士

第一部 美国中小学面面观

第二章 她为什么被劝退?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需要家庭关爱的孩子。留学的孤独感让她从心理上无法适应,又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自律性和独立性。家长刚开始只知道花钱送孩子去“好”学校,并不接受孩子的负面情绪和学习下降的后果。在家长转变意识、孩子回国后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例子,但现实生活中有多少孩子和家长能得到谢刚老师这样的心理学家的帮助?我知道的一个大学MBA全奖的女生因为不适应,父母又不让回家,导致精神分裂症,被遣返回国。更惨的是我一个大学同学,在读博士期间,患了精神分裂症后,不能得到父母理解和帮助而走上不归路。还有一个在我家寄住过一个月的交换生,17岁,在国内成绩很好,来美国一所大学的夏令营后感觉喜欢美国教育,通过夏令营教授的介绍交换来美国读高中,性格开朗活泼、对人友爱,但在家是妈妈陪读,完全没有时间观念和自控力,沉迷游戏,成绩下降、作业不交,最后发展到旷课,被学校开除。发现孩子不适合留学,一定要向他们敞开怀抱,让他们回到适应的环境。

教育

文章导航

Previous Post: 初夏的野花(Lory State Park)
Next Post: 雷春读书笔记:《我在美国做学校心理学家》(1.3)

发表回复 取消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 憂鬱症怎麼吞噬了一個哈佛才女?精神科醫師深入解析電影《我的憂鬱青春》
  • 如何在美国公司晋升 – 提高沟通能力最重要
  • 国家药监局批准默沙东新冠病毒治疗药物
  • AFI & ANACP 《 答“疫”解惑》
  • 我们在更新有关文章
  • ADHD 多动症
  • AFI 讲座
  • Mrs. Pfahnl’s Bio A Lab
  • 学中文
  • 忧郁症
  • 教育
  • 新冠疫情及医疗健康
  • 本站消息
  • 特殊教育
  • 美国中学
  • 美国大学
  • 美国教育通讯
  • 职场提升
  • 雷春科普

Copyright © 2025 美国教育.

Powered by PressBook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