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春书评:《Every thing I never told you》
这本书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一个16岁花季少女的不归路为引子,展现了那个年代美国个人主义、种族歧视、异种婚姻、文化差异等对家庭的冲击和孩子心理的影响。究其根源,孩子的问题还是父母的问题。
女孩的父亲是第二代华裔,父母为了他出人头地,不惜去贵族学校做最低下的活,使他能上这所几乎保证他能进藤校的高中。然而父母的“卑贱”身份让他自惭形秽,不愿意公开承认他们是自己的父母,这种自卑深植于他的骨髓。虽然进了哈佛大学,成绩优异,最终因种族歧视而没能留校 任教,去了一个边远城镇的不出名的大学。他曾是学校唯一的亚裔,没有任何女孩对他感兴趣。女孩母亲对他的青睐,使他没有任何招架能力。
女孩的母亲由单亲妈妈养大,智商超群,雄心勃勃要做女医生,不愿意随大流,不愿意按照妈妈的意愿做家庭主妇。然而,这位亚裔的才华和对异种男性的特殊吸引,使她丧失了原来的目标:没有大学毕业;未婚先孕;违背母亲的意愿,异种结婚。来到这个小城市后,过着相夫教子的日子,但却不甘心做家庭主妇,还抱着做医生的梦想。丈夫不愿意她出去工作,不理解她对工作的渴求,在她母亲去世后,受到触动,抛下8岁的儿子和5岁的大女儿,离家出走,去上学,计划圆梦。然而却因为怀了小女儿而不得不在两个月后回家。
这个当时5岁的大女儿,由于害怕再次被母亲遗弃,努力做最乖的孩子,讨好母亲和父亲,从不敢说不。她的长相最似母亲,也因此成了父母的宠儿。母亲把自己的梦想寄托在她身上,从小在科学方面培养她,一切都是为了学习,取得好成绩,将来上名牌大学,读医学院。当“爱”成了负担,就不断地侵蚀孩子的心灵。她变得越来越孤僻,还假装打电话给朋友来迎合父亲希望她时髦、受欢迎的心理。她无法应对高中物理课程,明显感觉到母亲的失望。哥哥是唯一懂得她的内心挣扎的人。他即将离家去读大学的事实,成了她的最后一根稻草。她活着的时候,永远也不可能做自己。
一个没有“根”、没有归属感的孩子是很难有安全感的。无论你的出身多么“卑微”,生你养你的父母,永远是需要你尊敬的,这实际上是尊重你自己,尊重你的“根”。华人的地位在这故事之后的50年,有了巨大变化。无论你是从哪个家庭背景来的,都要为自己的文化和家庭传统而自豪,都要把自己对人生的认知传给后代,包括故土、故人、成长经历和特有的文化、传统。同种夫妻有很多共同的文化背景,孩子认识自己“根”的机会也大很多。异种婚姻夫妻之间的文化冲突、背景冲突如果不协调好,孩子很难把握自己的“根脉”,容易不自信、没有安全感,这是多种族混血孩子抑郁症发病率高的一个很大的因素。
我不太喜欢这本书的结尾,似乎一切都会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姐姐的轻生对小妹妹的冲击是不可忽视的。主人公哥哥的一生也因此有难以避免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