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天目6群11月13日的主题讨论:“有没有必要与我们孩子讨论理财的话题?你是如何做的?”
很凑巧,这也是我最近参加的Parenting课的一个主题。下面是我的学习心得:
从小培养孩子的金钱意识对他们的成长和成熟是非常重要的。
培养孩子的金钱意识和理财能力,首先,他们得有钱来进行管理。这是孩子“allowance”零花钱的意义所在。这笔钱的数目因家庭情况而定,不能少到无法买任何有用的东西,也不能多到花不完。我的老师的建议是每周一岁一美元,比如5岁的孩子每周可以有5美元的零花钱。
第二,教育孩子对金钱的支配。告诉孩子,因为他们是这个家庭的一员,所以他们定期会得到零花钱。零花钱的支配需要有三个方面:1.花费、2.存储、3.给予。这三者的比例也可以因家庭而异。老师家里是80:10:10;另一个家庭是1:1:1。对于很小的孩子,家长要非常有耐心,而且不能怕麻烦。最好给孩子准备三个透明的罐子,贴上标签。每周发钱的日子,把给孩子的钱按比例分配好,看着他们把钱分类放好。12岁以上的孩子可以去银行开附在父母账号下的teenager account 青少年账户,他们会有自己的debit card;孩子可以选择是否把花的钱存入银行的checking account,通过debit卡来消费,还是使用现金;需储存的钱父母可以直接转到孩子的savings account或者由孩子自己去银行存款,后者对12-13岁的孩子真正培养存钱的概念会更有帮助;需要捐赠的钱,放在透明的罐子里会更醒目。
第三,教育孩子如何花钱。1.父母和兄弟姐妹的生日礼物、圣诞节或新年礼物、同学朋友的生日party的礼物和花费,他们必须出50%。2.和朋友去看电影逛商店的钱,父母不负责。3.全家一起的活动包括看电影、出游、吃饭等,由父母负担。4.买父母认为没必要的衣物、电器、游戏等的钱,由孩子负责。老师的例子是,她女儿要买一条$150的牛仔裤,她并不认为值得,但老师没有说教,很高兴地同意女儿用自己的零花钱买,她为家里做了不少散工,攒了一段时间,终于买了这条牛仔裤,之后,发现和她其它的牛仔裤并没有太大区别,从此就再也不随意买贵的东西了。给孩子犯错误的机会是非常重要和有价值的。
第四,教育孩子帮助他人、为社会做贡献是自己获得快乐的一种方式。要让他们意识到,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没有我们幸运的人,我们应该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同时,我们能从奉献中认识自己的价值并得以快乐。捐赠款的具体使用要尽量让孩子选择:food bank, charity, 为自己学校穷的孩子买圣诞礼物,等。华人在这方面需要努力,要改变华人抠门的形象,大学毕业后也有为母校捐款的意识。
第五,教育孩子债务的概念。孩子不可以在任何情况下向父母借钱。如果出门他们没有带钱或者卡,想买他们自己需要付钱的物品时,家长一定要坚定地拒绝借钱,但他们可以向兄弟姐妹们借钱。在拒绝时时,家长要表示同情,但千万不要说教。I'm so sorry that you forgot your money! I agree that it is such a beautiful….. You must feel very sad. But I can't lend you the money. Let me give you a hug. 然后打住。无论孩子如何生气或者央求都只是报以怜悯地一笑。
第六,给孩子赚钱的机会,使他们体会钱的价值。孩子到了法定年龄可以鼓励他们去打工,但也不能强迫。孩子从很小就可以学会为家庭做某些家务而挣钱。我前两天写过家务的话题。家务和零花钱要尽可能分开。作为家庭一员,除了“必得的零花钱”,也有“必做的家务”。这个“必做的家务”每个家庭可以不同。我们家必做的是每天饭前摆桌子、饭后清理碗筷和早晚喂狗狗,以及每周洗自己的衣服。每月一次的吸尘和打扫卫生间是有酬劳动。对有偿的家务可以列一个清单,明码标价,孩子可以自由选择,一般2-5分钟内可以完成的家务10-25美分。初高中孩子力所能及的一些家务整理如下,是否归于有偿家务每家自己决定:1. 扔垃圾袋到垃圾桶;2.把洗碗机里干净的碗筷拿出来;3.收垃圾的日子把垃圾桶拖到街上;4.垃圾被收走后把垃圾桶拉回来;5.清理后院狗狗的粑粑;6.遛狗狗;7.洗锅;8.擦baseboard 灰尘;9.擦台面的灰尘;10.陪妈妈买菜;11.做饭;12.割草;13.扫车库;14.房子吸尘;15.打扫卫生间;等等。
第七,用金钱处罚来规范某些行为。这一条尽量少做,但一旦执行就要坚持到底follow through。我家没有实施过,孩子们目前为止还不需要。老师举的例子有,如果孩子不整理自己的房间,你要求他们做,他们也不听时,你可以规定孩子在哪一天前整理房间,否则,妈妈会整理,按每小时$60收费,直接从零花钱里扣除。不要说教,到时执行,并忍受孩子愤怒的情绪。
第八,高中以上的孩子可以开始学习投资。这一点我不是很有经验。我先生的父亲是在他上大学后开始让他管理一些股票的。他在这方面就比我要有感觉。我也希望能向有经验的家长学习。
学会理财是人生的必修课,家长要适时把握机会,不要错过了教育孩子的好阶段。
家长分享:
L:对于7岁的孩子用钱,我首先让她明白,钱是爸妈辛苦赚来的,就算红包钱也是,那只是礼尚往来的产物。
小钱没太限制,她可以用,但要学会比价。比如相邻的两家蛋糕店,同一价位的蛋糕,她会趋向选择看来个头大又好吃的,她觉得划算些。大钱就建议她花在该花的地方,比如她见班上好多孩子有手表电话,她也想要,我认为没什么用,但没马上拒绝她,我给她一个星期的时间考虑,让她给自己买手机的5个理由,如果一周后她还以为需要买,我就给她买。结果她选择不买,她也认为没必要。
学校组织去湿地公园秋游,我们带她她去过了,我不反对她去,觉得跟同学去感觉可能不一样,并且季节也不一样。但她拒绝去,理由是:去过了,再花钱去就没必要了。
她知道节约,所以有时候她要求买一些她很喜欢的很想要的,我倒也不强烈反对,毕竟消费能带来的快乐是促进人赚钱的部分动力。
我:@L 非常好的分享!我家的孩子也是类似,没有乱花钱的习惯。因此也没有特别限制。小时后学校的BookFair都是一人给$20现金,让他们计划着买书。现在大了,他们自己去迪士尼玩,我们也是每人给一定的钱,他们也不会超额。他们知道我们对他们的信任,他们也就更加有责任感。
Z:我不会让孩子通过做家务来赚钱,他是家庭一成员,做家务是尽义务。
M:@Z同理,我也是这样对孩子们说的,就象父母赚钱养家是义务,做家务也是家庭成员的义务,所以家务无论大小,他们都要做,也无条件可言。是应该的。
L:我老板是这样做的- 家务是应该的,大家的责任,不付钱;他家妞5岁,他给一周$5 allowance, 其中$1 saving for charity of her choice, 除了生日和节日,其他东西她要买的话就自己存钱。一开始我觉得几岁一周给几块钱好像太多了,但是如果啥都要自己买那就不算多了。
他家小妞最近看上一个$100的东西,自己就在算算算看要存到猴年马月,然后他就鼓励说如果自己睡觉full night in her own bed, 奖励$1 contributing to the special toy fund for this time.
M:做家务我不给钱,但是,会不定时的给零用钱,十上生日,新年红包,他们会存到一些。
ME:我家也不给钱做家務[调皮]家是大家的[爱心]。
我:这是我学校Counselor开的家长学习课中的内容。那群家长中只有20%是基本照做的。大部分略取一二。每个家庭都不一样,文化背景也不一样,没有统一的标准。
@Z@L @M@ME谢谢你们的分享!对于家务,确实是每家每个孩子都不同。Counselor要强调的是要把零用钱和家务分开。但偶尔也会有重叠。我并不主张给钱做家务,但有的时候是需要的。我家唯一付钱的是一个月一次的大扫除。以前我们是找工人做的,为了锻炼他们的清洁能力做了如此的协商,基本上是把请工人的钱付给他们。这不是每家都要效仿的。一个朋友说他儿子要买一架电子钢琴,他们家已经有了真的钢琴,他问我怎么办。我说,是不合理,但也是一个机会。告诉他,父母不认为他需要,这是他想要的,他可以拿他自己的钱买。为此,他可以帮助家里做家务来攒钱买。我认为这种有目标的付费家务是可以鼓励的。孩子会从中学到很多。个人观点。
H:不是很赞成第四点,借钱总是找信任的人,一方面教育孩子利用一切资源完成任务,一方面又让他觉得最信任的人能帮又不帮他?
我:@H 教育孩子承担责任。不带钱是他自己的疏忽,如果每次父母都借给他,他永远不会去承担。兄弟姊妹的钱他可以尝试去借,但他们会盯着他还钱,这也是对他的督促。
J:感觉自从女儿自己开始打工挣钱,她就有了钱的概念。买东西前知道问价钱了,会算着花了。
X:我要是带孩子买吃的,就把钱给他们让孩子们自己付,别时候他们花钱的机会也不多。
还有孩子们需要在网上买自己想要的东西,我觉得不需要,如果他们坚持要,我就会让他们用自己的零花钱,我用信用卡付,孩子们再给我。
Y:我女儿刚开始是钱一到手就去买自己心爱的玩具,之后没有了就想办法借钱或是要求我提前支付下几个月的钱,被拒后曾哭着要求我取消零用钱,改由我给她付。
几年下来后知道有钱的自由,也知道了管理钱的重要性。当孩子用完了所有的零花钱而无法购买自己最喜欢的东西时,她就知道要有预备金的重要性,也知道要将钱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一旦决定了就得承担后果。
FF:我家大孩子13岁给她办了银行debit card可以外出时买饭,小东西之类。没什么限制,但发现她从来不乱花,除了吃些东西花一些。有大东西要买总会征求我的同意。有时感觉她比我还知道怎么样省钱。
J:最近儿子想买的东西太贵500-1000。他也写下很多机会想办法自己去挣。我们不想让他感觉一切得来太容易。 就答应一比一支持, 他挣多少我们支持多少。不知道效果如何。计划孩子进行中。
LL:我家两个孩子对钱的反应很不同,老大就是以存为主,老二以花为主[Grin]。现在小,她俩的零花钱都是以干家务活来挣,学校的book fair, carnival就是用他们自己的零花钱。其实就是想让她们明白钱是劳动所得,挣来的钱就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
XH:我家两个孩子以前都没有金钱观念,也没有怎么管过。老大工作后(一天工作两三小时)我们给她办的信用卡一直保留着,她随时可以用,也从未限制过。慢慢的她用得越来越少,有一年几乎不用,回来带她买东西发现比我节约多了,还批评我乱花钱。老二上高中,自己有一份工作、我每月给一百零花钱,根本花不完,她帐上快有两千了,叫我不要再给钱她,但我照样打到她账上。我总认为大人对小孩的要求要尽量满足,让孩子高兴,只要不是特别过分。不要太苦行僧。这样长大的孩子物欲不会很強,对他们今后的人生有好处。我的两个孩子物欲都不強,因为她们不觉得缺什么。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不一定对。
L:@雷春 刚刚看了你关于孩子零用钱的文章,谢谢分享。我最近刚刚学以致用,把家务和零用钱分开,现在考虑去开个teenager 帐户,就是不知道账上是不是有余额限制,达不到是否会罚款。
我:@L与父母账户挂钩的青少年账号应该没有minimum balance。但不能Overdraft。我们用的是Wells fargo。也许其它银行有不同的规定。
E:我说个具体的事例吧。每年到了圣诞节附近,我就对孩子们的购物有意见。她们最喜欢去Hallmark买礼物,但是我总觉得那里的东西华而不实又很贵。上次老二给老大在那里买了个小工艺品作礼物,是很漂亮,花了30多。虽然是她自己的钱买的,但是自己的钱也不该这么乱花呀。我希望她们有点理财观念,把钱花在有用的地方,买衣服啊买书啊都好啊。那么贵买这么个小东西就摆在那里有什么用吗!去年她们还看中了Hallmark的另外一个镀金的小雕塑,$50。被我坚决制止了,她们一直念念不忘。不知道今年圣诞季会不会又想起来。
FF:@E 孩子眼中的价值和大人还是不太一样的。我选东西的时候会首先想性价比,然后才是自己喜欢不喜欢。女儿首先看是不是她喜欢的。她也花了快40买了个snoopy的小瓷器,我也觉得不值的。但看她走过来走过去,恋恋不舍地拿了又拿,还是买给她了。
我:@E 所以counselor要家长认识到零花钱是孩子的,他们有权支配,但超额的父母不负责。
XH:@E 给小孩子买东西就是要买他们喜欢的,不能用大人的观点来比性价。大人认为值的东西如果小孩不喜欢再值也不値,大人认为不值的东西如果小孩认为特别值,不值也值。孩子要是特别喜欢哪怕贵一点也买给他们吧,只要不是太过份。小孩喜欢的小摆设,能摆很久,比衣服值。仅仅是我个人观点,不一定要釆纳[微笑]
CZ:@XH 同意,但自己做得不到位[呲牙]
XH:@CZ 我也没有百分之百到位,只是尽力在做。有次给大女儿买了一个很贵的包,心想她背着肯定很好看,一定很高兴。没想到她后来跟我说,妈妈你要是给我买盒巧克力也比买这么贵一个包让我高兴!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明白了要给孩子他们想要的,而不是给我们认为最好的。
L:@雷春 哦,谢谢。我还要等几个月,如果最小年龄是12岁才可以开的话。另外我们非常不喜欢Wells Fargo. 以前是他们的客户,几年前关闭所有帐户了。觉得他们的业务人员总是跟你推销这推销那,后来在网上看到,他们奖金是和业绩挂钩的,所以他们也不管你用不用得着,希望你开越多帐户越好。
FF:@L 是的Wells Fargo 是每次总要推销些什么给你。但实际上他们的业务员也搛不到太多钱,你开个帐户什么的业务员也就拿几块钱而己。因为我上学时曾在那里工作过。他们是比其他银行推销多一点,但服务也热情一些啊。上次她们推荐给我女儿开的卡挺好啊。用起来很方便。
我:@L 建议你多问几家银行,从你现有的开始,看看它们的package有什么区别。孩子在青少年账户之前应该也有小孩的账户,但完全由父母掌控,没有debit card。只是储蓄罐的作用。但是,孩子的账户越早越好,他们有银行账户的年限从那时就开始了。当他们成人后买第一栋房子时的信用就会早有积累,容易拿到贷款。
我们原来在Wells fargo也只是一个balance很少的账户,主要用他们另外一个service。但他们对孩子确实很好,开户时花很多时间和孩子聊天,教他们一些基本的常识。比父母苦口婆心有用。
FF:@雷春 我很有同感,感觉他们对孩子非常有耐心,和我女儿交流如何管理自己的帐户。我女儿有一个saving 一个checking,每月自动转帐。
我:@FF 我家的也是。他们学会每个月自己查帐。要是我们忘了给钱,他们会提醒。
FF:@雷春 从小自己管帐很好的。我家小的过一段时间会驮着家里一桶硬币存到自己帐上。
我:@FF 太可爱了!我们老师就是举了个相似的例子!而且银行的工作人员对小小孩更是客气,把他们当大人一样对待,非常认真地数钱。这是现实生活中无价的学习机会invaluable lesson。你的孩子很幸运有你这样的妈妈!
FF:@雷春 谢谢,对孩子也是很有趣的。
LH:爬楼学到很多,还有给小小孩开户的事,但这个开户是储蓄功能,对信用积累也有好处吗?
LM:对信用没用。我家的存钱罐有近十个,零钱到手首先筛选有没可收藏的,比如国家公园系列,不要的扔进存钱罐。出门停车的零钱由女儿负责[偷笑]。
我:@LM 有debit card后才算信用的吧?这样银行可以看出孩子是否是responsible有责任地花钱。
LM:信用开始于借钱要还。自己存多少不算数。有一种自己担保的信用卡可以开始建立信用。
我:@LM 是银行的员工告诉我们青少年账户就开始记年头。也许是向他们同一个银行贷款时有效。其它银行还是看credit report。
LD:我家小的时候开了个minor account, 大了以后被忽悠的开了teen account,有debit card。说是对上大学贷款比较容易,对将来信用有好处。这两种小孩的账户都是与大人的联着的。
我:http://www.bankrate.com/finance/savings/5-tips-for-opening-a-teen-checking-account-1.aspx
http://money.usnews.com/money/blogs/my-money/2013/06/14/how-to-help-your-teenager-build-credit-responsibly
第二篇提到debit card 是建立信用的起步。而且不要相信孩子会在学校学会如何使用信用卡。家长要从青少年起就慢慢教育他们。
LM:这只是培养花钱好习惯,跟信用记录没关。
我:http://www.cbsnews.com/news/5-ways-to-build-a-good-credit-score-from-scratch/
学会管理debit card是上大学后开始使用信用卡的前提。信用卡是真正build credit的时候。
http://www.cleveland.com/business/index.ssf/2015/05/how_can_a_teenager_begin_build.html
这篇文章更具体。高中生家长必读。
XJ:上大学的孩子可以自己申请信用卡。我们孩子有二张。
FF:我家老二很多花费是捐款给学校。她很小但特别热衷于各种公益活动,没什么金钱概念,每次主动告诉老师她会捐多少,弄得我都不好意思不给。不想打击孩子的热情。老大小时候就不这样。
XH:@FF 可以告诉孩子,捐款要有计划,要有主次轻重,钱是有限的,一次捐多了,下次遇到更应该捐的就没钱了,多不好!一次少捐点,可以多捐几个项目。还有,捐款主要靠大家一起,一个人捐再多也比不上大家都捅捐一点,不能倾其所有,要在保证自己有钱可用的前提下捐。如果爸爸妈妈象你这样乱捐,那你们还有饭吃吗?
E:@XH的确是孩子对钱的观念和大人的不一样,因为他们还是孩子。他们对钱的观念还是还不成熟的。有的不合理,大人还可以接受;有的,大人就觉得不可以接受,总的来说还是想办法引导孩子的理财观念,希望他们能够进行更合理的管理。
T:@FF 我家二女儿上小学时,把她打算捐出去的钱分别放在几个玻璃瓶子里。每个瓶子都标明捐款目的,比如:保护鲨鱼、救救月熊…。她能看到瓶子里有多少纸币和硬币,自己决定加多少进去。存到一定的数目,一起捐出去。